相馬半治在明治39年(1906) 創建明治製糖株式會社,

便開始著手在台灣南部興建糖廠事宜,繼建立第一工場/

蕭壠工場(佳里糖廠)後,看中當時隸屬東石郡蒜頭庄在朴子溪

南岸的這塊土地,在此設立第二工場/蒜頭工場 (蒜頭糖廠),

明治41年(1908)開始陸續興建相關設施 (包含興建蒜頭到嘉義間的

輕便軌道朴子線),並在明治43年(1910)底開始製糖作業。

週遭田地陸續被規劃為甘蔗田(共有九個原料區 (蒜頭、六腳、港尾寮、

太保、朴子、番婆、舊南港、下楫、港墘)、七個自營農場 (蒜頭、太保、

東勢寮、馬稠後,新港、溪仔下、鰲鼓),

範圍涵蓋六腳、朴子、太保、東石、新港、鹿草等鄉鎮,

由於嘉義平原地理氣候皆適合種植甘蔗,日後更不斷增加耕地面積,

直至昭和年間,耕地面積在明治製糖會社所屬的七座糖廠裡

僅次於南投、南靖糖廠,

加上嘉南大圳在1930年完工使用,造就甘蔗產量大增,

使其效能與產能均名列第一,

在日治時期與虎尾糖廠、屏東糖廠並列台灣三大糖廠,

有明治寶庫的美譽。

蒜頭車站建於明治42年(1909),是蒜頭糖廠運送甘蔗原料與

糖成品往來各地的重要交通樞鈕,是目前台灣少數幾個保存尚算

完整的糖鐵車站,

初見的那一刻真是超驚豔它的車站采風,

利用阿里山檜木築成的車站充滿著濃濃的日式風華,

不論樣式或是格局,完全不輸台鐵所擁有的幾座木造古蹟車站,

站房等級即便說它是台鐵車站也是毫不失禮。

臺灣糖業鐵路,簡稱糖鐵,地方或稱五分車、五分仔車,

是為配合臺灣糖業需要而興建的專用鐵路。

通常以運送原料為主,但亦能載運旅客,

曾為臺灣交通主力之一。

站前鐵道交錯縱橫,最重要的兩條糖業鐵道是朴子線、南靖線,

前者最重要,是昔日朴子往來嘉義的重要客運路線,後來向西

延伸到港墘,因與著名的進香鐵道 (北港糖廠嘉義線(嘉北線/北港線))

在嘉義車站交會,因地利之便,許多要前往新港奉天宮、北港朝天宮的

信徒多會利用此路線前往祭拜,

後期受到公路運輸興起而沒落,

但仍持續營運到1980年才裁徹,

是台糖少數最後才取消的營業線之一。

至於南靖線可通南靖車站,必定會經過南靖糖廠,

但因其與蒜頭糖廠同是明治製糖所有,所以日治時期

就以明糖線的名義與水上驛 (南靖車站) 相連……

五分車站以磚瓦、紅檜構成,四周為開放格子玻璃窗,

右側設迴廊,現為五分車售票和起點處,是拍攝熱門景點,

電影《嫁妝一牛車》、伍佰《返回故鄉》、民視連續劇《意難忘》等

都曾這裡取景,見證了臺灣糖業發展歷史。

此處更為國內外遊客至嘉義的必遊之地,

除獲選為全國百大歷史建築外,

更在文建會(今文化部)所出版台灣文化景點外文專書

中有詳盡的介紹。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