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水地區之開墾,源起於八堡圳、十五分圳之開通,

有水斯有財,水利設施吸引了大量漢人移民來到彰化,

秀水地區也因此逐漸開發。

目前臺灣方志中,在1741年劉良璧所編之《重修臺灣府志》中,

已有秀水庄地名出現。

可見乾隆前期,該地已有一定人口…..

據《臺灣舊地名之沿革》一書記載,最早入墾秀水鄉者為安溪人

吳神祐,之後入墾者眾,隨著地方發展,交通建設必不可少,

而秀水橋即為秀水地區重要橋梁之一。

舊秀水橋跨洋子厝溪上游,位於溪湖至彰化市、花壇

之交通要道上,周璽《彰化縣志》中記載:「秀水莊橋,在邑治南八里。」

能被志書所載,此橋之重要性由此可知。

在清朝雍正之前,係馬芝鄰社原住民所居住之地,

雍正年初閩人自泉州府(南安縣,晉江縣),漳州府等地

遷入開拓,至乾隆初年,逐漸形成部落,稱馬興,馬鳴山,

安東,埔姜崙,曾厝,下崙等六莊,

因原係馬芝鄰原住民所居,故總稱馬芝堡。

安東在「孩兒安」聚落之東而得名。﹝今23─27鄰﹞
孩兒安地名起源不詳,似出自平埔族之譯音。

傳說早期小孩出生難平安,

祈禱之後平安而庄名為孩兒安。

中山路自東鄰安溪村秀水大橋起

至西接彰水路交叉路止。

安東村地名據云在孩兒安聚落之東方而得名,

日治時期地名為安東,居民均來自福建一帶,

當時隸屬秀水庄安東區,昭和十八年十月一日由林興業擔任保正。

光復仍用安東為村名至今,民國三十五年二月二十八日由林興業

擔任第一屆村長。

今安東村為本鄉政治、教育之中心,轄內有秀水鄉公所、秀水鄉民

代表會、秀水鄉農會、秀水鄉衛生所、秀水國民中學、秀水國民小學、

電力公司服務所、水利工作站、加油站、民眾服務分社等。

位於秀水橋頭段的中山路,路幅不寬,

且保留有一間老舊街屋。

因其與修水橋的地緣關係,似乎為

舊時交通要道上的一段……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