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町為日治時期臺北市之行政區,共分一~四丁目,

在城外大稻埕上、下奎府町之間。

該町因為有建成街和建成後街得名,

戰後與上、下奎府町合併為建成區。

其範圍約為今大同區的長安西路、華陰街、太原路等等。

建成區為臺灣臺北市已整併的行政區之一,區名取自「建成町」。

位於臺北市西側舊市區之市中心,為當時臺北市面積最小、

人口密度最高的行政區,也是當時臺北市政府之所在。

1990年裁撤併入大同區。

日本時代的都市計畫,需要土地興建房舍,

鼓勵在地人將埤塘填平,整治水圳道,觀察 1903 年的地圖,

圓環與周邊的道路尚未規劃,這邊還是一個小埤塘。

圓環在設置之初,周邊只有四條馬路,往東往南的道路

都尚未規劃,圓環種植了七里香、榕樹,稱為「園公園」。

圓環周邊有不少旅店,有別於台北城中的旅店,

這邊的價格便宜,而圓環旁的高義閣,與附近的蓬萊閣,

都是台灣仕紳經常光顧之處。

太平洋戰爭期間,燈火管制,禁止攤販營業,

1943 年,興建蓄水池,當時東京都受到美軍汽油彈轟炸,

木造房舍燃燒殆盡,總督府在台北也執行了疏開的政策,

包括把人民遷到鄉下,將房舍拆除建立防火巷,

在鐵道旁清理出空地,作為防災救災之用等等。

當時周邊許多建築也一併拆除。

日治時期都市改正計畫後,建成圓環周邊有高義閣旅館,

還有許多中西藥房、鐵工廠、印刷廠、修車店、診所、旅館、

百貨公司、律師代書社、食堂、喫茶店、咖啡館等,

可謂百業興隆。

目前露易莎咖啡圓環門市店所在的地號,

在1935年臺灣博覽會紀念臺北市街圖上,

這一塊角地上標註著「林長發」,

研判為一商號。

只是網路上查無相關資料,

不知其為何種業別,

也不知其為何人所有 ?

路易莎咖啡建成圓環門市號稱台北最美路易莎門市,

在IG或FB有不少網美來到這裡打卡拍照,

懷舊又帶點文青風建築物,這裡曾是80年代最繁華的商圈,

後來隨著城市規劃人口移動而漸漸沒落,

現在則是透過老屋改造成為路易莎咖啡店打卡地標。

三層樓建築加上復古祖母綠般的色彩,

透出想當年懷舊氛圍…….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