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里地區處於台灣本島之中央,東側為中央山脈,
西側有國姓之深谷,南邊憑日月潭為界,北邊倚關刀山
為屏障,地形十分險要,
加上四季溫和,其豐富的自然環境提供了
人類生存的重要條件。
埔社布農人與眉社泰雅人分別居住在埔里南北兩側,
為埔里近代歷史之最早主角。
漢人大量進入埔里的最早紀錄是在1815年;
當時,一千多名墾戶在郭百年等人
率領下強行進入埔里。
1825年,分散居住在台灣中部的巴布薩、洪雅、拍瀑拉、
道卡斯、巴宰海平埔族人在他們的原居地因遭受漢人於
經濟上的掠奪,導致其耕地大量流失,生活日漸窘迫,
而不得另尋發展;
在接下來的八年中陸續進入埔里。
後來,漢人也隨著逐漸鬆弛廢除的開墾禁令陸續前來
開墾居住。1875年,埔里地區之開發大致完成。
埔里是水沙連六社的重要地區,
當初稱為蛤美蘭社,亦稱埔裡社(埔裏社)。
道光年間,平埔族遷居至該地,並建立三十多個部落。
光緒年間,總兵吳光亮建立大埔城。
1885年臺灣建省,劉銘傳就任為首任巡撫,
劉銘傳在清光緒十三年(1887)設埔裏社撫墾局,
埔裏社撫墾局至日治時期仍然沿用。
1895年由於中日甲午戰爭清廷戰敗,
4月17日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及澎湖。
7月28日日本軍警部隊聯合進入大埔城,
後成立埔裡社民政支廳,
1903年設立埔里區役場,處理地方行政事務。
大正九年(1920)改埔里社為埔里街,
設置能高郡役所轄管埔里街、國姓莊以及番地。
水社與司馬按、魚池、茄苳坑、東埔間鋪設運輸
日月潭水力電氣工事材料之電氣鐵道,
是臺灣最早之電車。
1921年4月24日烏牛欄公學校北港溪分校獨立為國姓公學校。
由於地方改正,臺中州下之學校一律冠上新地名;
埔里社公學校改為埔里公學校。
1925年在埔里街北門創建真宗本願寺派「能高寺」。
為強化日式神道教信仰,在埔里街虎頭山麓創建「能高神社」,
址在今臺灣地理中心碑和埔里高工。
1931年1月埔里街至魚池間之自動車路開始營運,
1934年開闢埔里街至草屯之自動車道。
埔里盆地是臺灣中部地區盆地群中最大的盆地,
除了位於中央位置,影響力涵蓋盆地及周邊丘陵地之外,
更擴及番地,日治後期擔負能高郡番地行政業務的能高
郡役所就設在埔里街。
盆地當中有製糖會社、官衙、學校…等完備設施,
因此也成為發揮行政、地方工商業發展機能的街町。
全鎮由中央山脈、合歡山白姑支脈與雪山山脈大橫屏
支脈包圍,境內由起伏的丘陵與埔里盆地構成,
地形則屬於典型的陷落盆地地形。
盆地南北受南烘溪、眉溪兩大河川切割,
是渾然天成的遠古湖泊流失所遺留的盆地地形。
是一個氣候宜人的鄉鎮,
因而有小洛陽之稱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