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子尾位在淡水河口的左岸,與淡水共扼淡水河口,
因為入海口地形彎曲,所以稱為「挖子」,
又由於是淡水河道最後一個彎曲處,
於是便將此處稱為「挖仔尾」。
昔日因沿岸水深可泊舟船,為漢人來台開發較早的地區,
清初即為船隻停泊之處所。
清雍正12年,已經有了街市,
後來由於淡水河口淤積嚴重,
乾隆以後已經逐漸沒落。
此地為一典型的河口生態系,水筆仔攔截淡水河挾帶之
大量泥沙及有機物,形成一片沼澤地。
但由於河水受到污染,且有許多業者於該區附近採砂,
致使具有國土保安功能的紅樹林生存受到威脅。為了保存
紅樹林及其伴生動、植物所形成的生態系,避免受到人為干擾,
農業部於民國83年1月,
將該區公告為「挖子尾自然保留區」。
張家古厝位於八里挖子尾傳統的聚落中,
為傳統三合院多護龍格局,位向坐東北朝西南,
正廳明間採凹壽門面設置,擱棅式屋架,
三關六開門,直櫺木條窗飾,左右磚砌圓拱門通往左右護龍,
火庫起屋身,出挑墀頭,工構嚴謹紮實。
牆基以觀音石材作長條石砌,斗子砌牆體,
左右次間以八角窗飾,院牆以唭哩石砌,形成內外空間,
院牆、院門均以「牆規」處理,門柱與院牆並以葫蘆形修飾,
祈祝福(以葫為福諧音)氣滿盈。
護龍馬背採五行中的「火形銳」、「金形圓」造型,
天際鼓起曲折脊線,逐漸風化的古厝,
在夕照餘暉中仍屹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