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古昔原為西拉雅平埔原住民族馬卡道支族嘉定社(傑顛社)居住地之一,

「茄萣」地名係由馬卡道語:「Cattia」或「Cattea」音譯而來,這字在馬卡道語

是「十」字與「魚」字的結合,意謂「多魚之地」;

後來漢人以此發音與沙洲上茂生的海茄苳樹相類似,

因此譯為「茄萣社」或「茄藤社」。

又有一說是因為植物名稱而來 :

《台灣通史》虞衡志:

「茄萣:生海濱,本可為薪。皮色赭,以染網。安邑有茄萣莊。」

茄藤仔亦即海茄苳。為常綠喬木,葉對生、革質、橢圓形。

蒴果呈扁球形,脫離母株後,一面隨波飄流,一面自行發芽成長,

待飄至有泥土之水濱,落地生根,長成新株。

即一般所稱之紅樹林。

另,根據「薛氏族譜」記載薛氏開臺始祖,係福建長泰縣山重村人薛玉晉 。

薛氏於康熙元年移民臺灣安平,康熙四年病逝該地。

翌年,薛氏之妻林氏攜二子遷居今茄萣之地,漁耕為生及以薛氏在長泰山重

的祖業田「茄埕」命名所居之地,以示不忘祖業。

至今長泰縣山重村之「茄埕田」猶在,

且有「頂茄埕」與「下茄埕」之分。

綜說紛紜,莫衷一是……

茄萣區共分成15個里,這15個里又可歸類為四大聚落,

由北到南依序是白砂崙、頂茄萣、下茄萣、崎漏。

下茄萣地區以薛、林、郭姓為大宗。

金鑾宮是下茄萣的宗教象徵,座落大定里轄區,

亦是該里人文、交通、宗教聚集點。

光定里則位於下茄萣南邊,

東以魚塭與湖內區交界,北鄰大定里,西濱台灣海峽,

南邊與吉定交界。轄內有林氏宗祠及碧蓮寺。

住民也以林姓為主 ……

走訪聚落,

或從門額上,抑或從山牆透氣窗上,

均能輕易看見林姓的標記。

說明了此區為林姓的聚居之地…….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