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永寺位於日本東京都台東區的上野,為天台宗別格大本山,

本尊為藥師如來,寺內擁有的三尊木造的藥師佛像被日本政府

指定為重要的文化財產。

寬永寺的創立者是德川家光,

由第一任住持天海在1625年所建造。

因為在寬永年間開始建造,所以被稱為寬永寺,

寬永寺也是德川家的菩提寺之一。

起初是德川家為了在關東地區建造一個具有影響力的宗教中心,

於是建造仿造比叡山的延曆寺來建造寬永寺。

元和8年(1622)時,江戶幕府第二代將軍德川秀忠與當時的天台宗

高僧天海大僧正發願興建一座大寺院,並捐獻土地準備開始建造寬永寺。

寬永2年(1625),第3代將軍德川家光在現在的東京國立博物館

的原址興建了僧侶的住所。

因為京都有比叡山鎮守,為了與比叡山相對,

所以寬永寺山號取為東叡山。

寬永寺原本附加伽藍的建築幾乎在慶應4年(1868)爆發的上野戰爭中

(屬於戊辰戰爭)被完全摧毀,後來也沒有復原。

現在上野公園的區域就位在原本寬永寺的範圍內。

在極盛時期,寺廟面積甚至是現在上野公園的2倍。

在戊辰戰爭中,擁護天皇的軍隊佔領大部分的東京及江戶城後,

雖然大部分的德川軍隊紛紛投降,但是有一支駐守在上野的軍隊

仍然打算抵抗到底。

這支軍隊大約有2,000人,

由彰義隊(德川幕府組成的軍隊)的成員所組成。

他們挾持寬永寺的住持,這可能導致長州藩及薩摩藩的軍隊

沒有立刻攻擊寬永寺的原因。

最後的戰鬥從1868年7月4日[8]上午展開,在激烈的戰鬥後,

長州藩及薩摩藩的軍隊從南邊的黑門攻破彰義隊的防守。

大部分的守軍(大約300名)在戰鬥中喪生。

而寬永寺也在大砲的攻擊下與數千棟房屋被火焚毀,

只有清水觀音堂、東照宮、五重塔及大佛殿未遭受波及。

慶應4年(1868),此地爆發彰義隊之戰(上野戰爭),

是戊辰戰爭中唯一在江戶的戰爭。

位於上野公園西鄉隆盛銅像後方的

彰義隊之墓所,記錄著這一段的史事……

其旁另有一座東叡山寬永寺開山祖師 (慈眼大師) 天海僧正的毛髮塔。

按 : 天海(1536—1643)為安土桃山時代到江戶時代初期的天台宗僧侶,

也稱南光坊天海。諡號為慈眼大師。以作為徳川家康的智囊,使家康能夠

創設江戶幕府而因此活躍的政治僧侶。

元和2年(1616),病危的家康,以遺囑託付已成為大僧正的天海等人

處理有關其葬禮的儀式和廟號的事情。

家康死後,2代將軍德川秀忠於是詢問天海,天海便答覆稱豐臣秀吉受封

豐國大明神的神號之後,豐臣氏卻因此滅亡,因此認為明神乃屬不祥之神號,

於是秀忠決定家康的廟號以「東照大權現」命名,

並將家康的遺體從久能山改葬道日光山。

之後天海也繼續侍奉著2代將軍德川秀忠和3代將軍德川家光,

寛永元年(1624)他在忍岡創建寛永寺。

寛永20年(1643)天海以108歳的高齡過世。

5年後,從朝廷那邊受贈慈眼大師的諡號。

其墓所位於栃木縣日光。

此處據為毛髮塔……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