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的臺北城市規劃,相當程度上是參考歐洲大城市的經驗,
特別是拆除舊有城牆,擴大城市發展區域的概念。
自17世紀以來,像是倫敦、巴黎、維也納、柏林與阿姆斯特丹等
城市,先後拆除城牆,進而重新整頓城市。
臺北在拆除舊城牆後,決定鋪設四通八達的街道。
日治總督府民政局臨時土木局主要仍依循舊規,依照城內
傳統布局規畫新道路,例如延長北門街(今衡陽路),
特別是向南擴建,成為貫穿南北城區的道路,
南段部份則為文武街。
至於作為城市中軸線的府前街(今重慶南路一段),
如今貫穿整座城市。
此外,也鋪設許多東西向道路。
使傳統上以軍事防守為出發點的城市,
轉變為注重交通需求的現代化城市。
至於城內街區,當時的規劃邏輯,
是將整個城市依照「街廓」劃分,
成內共畫出52個街廓……….
受限於舊有街道、建築並不成正角對稱,
新街廓的外型往往也呈現各種不對稱矩形、不對稱多邊形。
以街廓為單位,新城市也發展出與清代沿著街路兩側發展的
線性模式截然不同的樣貌。
日治時期臺北的榮町是臺灣最繁華的地段,有臺北「銀座」之稱,
榮町的主要大道為榮町通,也就是現在的衡陽路,戰後由於許多逃
難來臺的江浙與滬上的人士群聚,過著海派生活,
而有著「小上海」之稱。
台灣第一家百貨公司「菊元百貨」於昭和七年(1932)12月3日正式營業。
隨著台北地區人們生活水準日漸提升,日本商人重田榮治嗅到了濃厚商機,
便選擇在已經繁榮的榮町,蓋了這座七層樓建物。
日治時期台灣的報業逐漸興盛,具備濃厚官方色彩的台灣日日新報,
成為政策宣導的最佳媒介,也是日治時期歷史最久、發行量最高的報紙,
報社後來又遷到之後改名為榮町的西門街,
明治三十八年,配合台北市區改正計畫,隔年開始在原址的西側建倉庫
與社館,明治四十一年(1908)1月26日舉行了落成典禮。
建於1927年的「臺北市第十信用合作社」,
即今衡陽路「合作金庫城內支庫」,
由於建築精巧別緻,已被定為「臺北市市定古蹟」。
衡陽路和重慶北路的交叉口,就是榮町通和本町通
的交叉口,本町通有非常古典美麗的臺灣銀行總行大廈等。
榮町通和本町通交叉口有好幾棟值得了解的建築,
其中現在的金石堂城中店算是保存最完整的建物,
從前這裡是當時很有名西尾商店。
東方出版社,日治時代是新高堂出版社,
是歷史很悠久的出版社,可惜原本的建物已經拆除。
金石堂斜對面舊時是大倉本店,後來成為正中書局。
現在的星巴克,以前是也很有名氣的什利茶舖。
什利茶舖本為榮町郵便局,而本町通和榮町通的街景最常出現在
日治時代的明信片中,代表臺北市最繁華的街廓。
衡陽路上到現在還可以看到幾幢
留存的日治時期街屋,
精彩的立面似乎還在訴說當年的黃金歲月,
然而儘管繁華遠去,
但無可取代的風華依舊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