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20210130173211.jpg - 大林  安霞宮

大林鎮屬於嘉南平原近山平原區,石龜溪及三疊溪環繞南北邊界,

鎮內的東西區大致以今縱貫鐵路為界。原來境內是一大片「鹿仔草」

等樹所構成的叢林。故稱大莆(埔)林。

IMG20210130173200.jpg - 大林  安霞宮

今天其所屬社區仍保有和「林」有關的地名,如中林、內林、林頭、

林仔頭、林仔前、頂員林(今上林)等;及和「鹿」棲息地有關的

鹿樹山丘(今大林國中)鹿窟(堀)溝二個地名。

它是打貓(今民雄)平埔番社的獵鹿場。

IMG20210130173149.jpg - 大林  安霞宮

自明鄭以後,來自大陸的先民遷入諸羅縣開墾者眾,

鹿場全被開墾為田。

大林位居嘉南平原上山海的要衝,也是清代南來北往官道上

的重要驛站,鄰近城鎮的鄉民、買賣者會眾於此,因此成市。

貿易之盛,可謂嘉義縣之一大市鎮。

IMG20210130172916.jpg - 大林  安霞宮
IMG20210130172917.jpg - 大林  安霞宮
IMG20210130172922.jpg - 大林  安霞宮
IMG20210130172923.jpg - 大林  安霞宮
IMG20210130172936.jpg - 大林  安霞宮

1829年,噶瑪蘭(今宜蘭)通判姚瑩沿著官道來到大林後,

在其《台北道里記》(當時的台北是指台灣府以北 )中提到,

「大埔林,民居稠密」。

約在今天台一線省道和安霞宮(開漳聖王廟)

之間的中山路,形成了一條清代老街。

IMG20210130172936.jpg - 大林  安霞宮
IMG20210130172943.jpg - 大林  安霞宮
IMG20210130172945.jpg - 大林  安霞宮
IMG20210130172948.jpg - 大林  安霞宮
IMG20210130172958.jpg - 大林  安霞宮
IMG20210130172959.jpg - 大林  安霞宮
IMG20210130173002.jpg - 大林  安霞宮
IMG20210130173009.jpg - 大林  安霞宮

據傳在清朝同治四年(1865)時,嘉義地區大旱成災,疾疫流行。

適有中林部落陳老者由漳州迎來開漳聖王,大顯神通,無不靈驗。

於是在同治六年(1867)地方士紳黃光全、黃德、陳安瀾、陳安邦

等人倡議創建廟奉祀,得大業戶薛大有率先捐金之助,開漳聖王廟

於同治七年(1868)落成。

IMG20210130173028.jpg - 大林  安霞宮
IMG20210130173034.jpg - 大林  安霞宮
IMG20210130173035.jpg - 大林  安霞宮

日治時期遭受震災,明治四十一年(1908)薛果堂、江文蔚、簡清碧等人

組織開漳聖王修建委員會,重興廟貌。

昭和十六年(1941)開漳聖王廟再受震災,管理人吳全募捐修建,

並以中元公財產放領地價基金進行重建。

IMG20210130173137.jpg - 大林  安霞宮

大林安霞宮最重要的慶典

是農曆二月十五日聖王公誕辰,

慣例會迎請新港、北港、溪北媽祖以及

太和街(新街)三山國王臨境共襄盛舉。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