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區在1920年以前的舊名寫作漢字的「漚汪」,
發音源自西拉雅族語,是「溪流」的意思,至今有許多
臺南人仍習慣稱呼此舊名,
至於「將軍」之名則相傳與施琅有關。
1683年,施琅率領清兵攻佔臺灣,清廷以施琅靖臺有功,
以跑馬三日為其業地,西起馬沙溝,東至烏山頭,不料馬跑至今將軍庄
一帶便斷腳蹄,因而在此地建「將軍府」為施琅將軍與吳英將軍共用,
所經之田園成為「施侯租」,
之後施琅率其族人以及吳王兩姓親戚入墾,
因而形成「將軍庄」。
1920年地方改制,於此地設「將軍庄」,劃歸臺南州北門郡管轄,
戰後改設臺南縣將軍鄉,2010年12月25日改稱將軍區。
將軍區的村落大致上分布零散,但主要集中於東半部較內陸之地區。
最大的聚落為東南部的「漚汪」,同時也是區治所在地。
吳新榮於明治四十年 (1907)10月12日[1]出生在鹽水港廳蕭壠支廳,
父親吳萱草為傳統教育下的詩人。
據吳新榮在回憶錄描寫;吳家的父系祖先是隨施琅征臺時來臺,
並定居臺灣繁衍到第六代吳玉瓉,靠著商業在將軍庄發跡。
吳新榮的父親吳萱草原本姓謝,北門人,為漁夫所生。
七歲時過繼給將軍庄的富豪吳玉瓚作為養子,因此改姓吳。
吳萱草與張實在1906年(明治三十九年)結婚。
隔年生下吳新榮。
吳新榮於大正四年(1915)入漚汪公學校,大正十年(1921)畢業。
大正十一年(1922)進入台灣總督府商業專門學校預科,之後進入本科,
吳新榮在商業專門學校時期受到英文教師林茂生的影響,
啟蒙了他的思想。
1925年負笈日本,就讀東京醫專,留日期間加入「台灣青年會」,
與台籍學生創辦《南瀛會誌》、《里門會誌》。
1932年返台,經營叔父所留下的佳里醫院。
1933年與郭水潭等人共組「佳里青風會」,1935年成立「台灣文藝聯盟
佳里支部」,領導鹽分地帶新文學運動,成為台灣新文學史上重要角色。
戰後全力投入地方文獻的蒐集和整理,1952年擔任台南縣文獻委員會監委
兼編纂組組長,主編《南瀛文獻》季刊12卷18冊,主修《臺南縣志稿》13卷,
成為日後學界引證台南地區發展史之重要依據。
後吳新榮並將自己的單篇文章編輯
成《南臺灣采風錄》及《震瀛採訪錄》。
1961年與四位同僚於中山路尾、佳里醫院附近開設新生聯合醫院,
後遷移至新生路並改名為新生醫院,之後事業重心遂轉向新生醫院。
吳新榮過世後新生醫院由其子吳南河醫師繼承經營至今,
仍為佳里地區重要醫療院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