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氏家族是和美區最著名的世家之一,
阮氏宗祠位於和美鎮東坡路。
根據《阮氏宗祠沿革》所記載,在臺灣之阮氏族人多為陳留衍派。
居住於此地之阮氏族人,為阮嘉尚(第二世)於清雍正7年(1729)率子
阮德厚由福建省南安縣英内上堂鄉二七都遷移來臺,原居住於於今雲林縣
北港鎮一從事墾荒,
阮德厚生有五子,為阮氏五大房;
五房舉家遷移北上至今和美嘉犁一帶,
其中大房阮文祥(第四世)獨子阮為發,曾經義捐倉穀千石,
誥授鹽運使司從八品知事;
清道光20年(1840)彰化孔廟重修石碑,
捐贈名錄上刻有阮為發。
阮為發生有二子,阮席珍及阮飄香(六世),
其中阮飄香為誥授正四品佐領(武官);
阮家由第六世後,家道昌隆,族中文風興盛,
數位族人考取生員;
第七世族人與當地陳姓族人共同建設和美文昌公祠及道東書院,
至今道東書院東廡內立有阮鵬程(飄香)
及阮嘉種(飄香之子,七世)的祿位。
和美阮氏宗親人才輩出,
七世的阮嘉種是二級古蹟道東書院的創辦人之一,名列董事。
八世阮建業曾為 1909年,日治時期殖民政府官派的嘉犁區長。
十一世的阮剛猛,曾任 12、13 屆彰化縣長,
阮厚爵則為新任縣議員。
阮氏宗祠祖厝係清道光20年 (1840)
由阮氏第五房阮鵬程兩兄弟籌建,
至今已有180多年的歷史……..
日治時期昭和十一年(1936) 拆除舊合院前落,
興建現在的阮氏宗祠。
而整間祖厝保留下來最為人驚艷部分
在其左護龍牆上的磚雕作品。
阮氏宗祠的磚雕屬窯前雕,是在還尚未放入窯燒成磚的
土坏上進行雕刻,其優點為具有如木雕般的豐富層次,線條
較為自然圓滑,唯因窯燒過程,土胎加溫以雕力壓擠土坯,
圖案邊緣較平滑,但稍向上隆起變形不利於大塊面之拼組,
磚色亦難掌握,拼圖畫面無法完整。
左側為「旭日麒麟」、 右側為 「芙蓉鳳凰」,
窯前燒磚雕能燒製如此大面積,精緻罕見,
藝術價值非常之高。
由於祖厝興建之時與道東書院重疊,
故可推測量處之磚雕,
當出於同一匠師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