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崎庄在清治時期屬大目根堡、打貓東下堡、嘉義東堡的69庄。
於1895年8月,屬臺灣民政支部嘉義出張所;1896年4月改隸臺南縣;
1897年6月隸屬嘉義縣,1898年6月改隸臺南縣,
1901年11月改隸嘉義廳,竹頭崎區、鹿蔴產區為嘉義廳直轄,
大崎腳區屬打貓支廳,而糞箕湖屬中埔支廳番仔路區大湖庄。
1904年2月,嘉義廳實施街庄整併,整併為以下15庄:
大目根堡:竹頭崎庄、瓦厝埔庄、覆鐤金庄、緞厝寮庄、
鹿蔴產庄、灣橋庄、內埔仔庄、樟樹坪庄、金獅寮庄。
打貓東下堡:山仔門庄、番仔潭庄、沙坑仔庄、獅仔頭庄、羗仔科庄。
嘉義東堡:大湖庄。
1907年4月1日,梅仔坑支廳因抗日運動趨緩而裁撤,
而梅仔坑支廳所屬的梅仔坑區、大坑區,及嘉義廳直轄的
竹頭崎區、鹿蔴產區,加上大湖庄的舊糞箕湖
合併成立「竹頭崎支廳」。
由於糞箕湖地區的交通多經生毛樹往返梅仔坑,
加上考量阿里山林業事業的發展,大湖庄的土名
糞箕湖、石棹、頂笨仔、柑仔宅、茄苳仔在1912年
1月24日合併為「糞箕湖庄」,
並劃入竹頭崎支廳。
1920年10月1日,原堡里之行政區廢除,街庄改為大字;
而「竹頭崎」改稱「竹崎」,「沙坑仔」改稱「沙坑」,
並將上述15庄合併為臺南州嘉義郡「竹崎庄」,
庄轄域內分為竹崎、瓦厝埔、覆鐤金、緞厝寮、鹿麻產、
灣橋、內埔子、樟樹坪、金獅寮、山子門、番子潭、沙坑、
獅子頭、羗子科、糞箕湖等15個大字。
獅埜(同野)村即昔日獅子頭大字一帶地域;
雪花梨是農業試驗所雜交成功的新品種,
也就是將本土「橫山梨」與「新世紀梨」雜交而成,
由於果實表皮多斑點,猶如雪花,
因此取名為「雪花梨」。
雪花梨主要產區,就在竹崎鄉獅埜村一帶,
當地也是「豐水梨」和「幸水梨」的主要產地,
竹崎獅埜、沙坑、龍山等村栽種高接梨共73公頃,
產量1400公噸,每年從日本進口優質豐水梨、幸水梨及
新興梨等三品種的梨穗嫁接,有得天獨厚充足日照,
以及排水良好等優勢地理環境及氣候,
成功打響「玉觀音」品牌高接梨的名號。
村內保安宮保生大帝起源於明治三十三年(1900),
本村居民有人患病四處求醫無效,後由溪口本廳庄(今本厝村)
迎請保生大帝神像,並指示藥單而痊癒,又經神明指示
留在本庄受人供奉。
早期並無廟宇,神像由值年爐主家中祭祀,
至民國四十六年(1957)初才由居民村民林木魁、劉旺我所倡建。
後又於民國七十八年(1989)重建至今。
此古厝為竹崎地區少數存留的古厝之一;
不太確定其姓氏為何 ?
由於其所在地不遠處有一名為林厝的聚落,
推測此古厝亦應同為林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