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c775593f83b40d5530216r.jpg - 台中  萬春宮

台中萬春宮,舊名藍興宮,位於臺中市中區的媽祖廟,

媽祖被稱為「台中媽」、「藍興媽祖」。

IMG_5973.JPG - 台中  萬春宮

此廟建廟時間說法不一,

廟方的萬春宮廟產諭示碑,記載可追溯藍廷珍建立。

宮誌《萬春宮:臺中媽祖的故事》記載,

康熙六十年(1721),南澳總兵藍廷珍來臺平朱一貴事件前,

先從湄洲朝天閣恭請媽祖三媽神像來臺灣,將神像駐駕奉於

台南大天后宮,至雍正元年(1723)平靖,才迎此神像奉祀於

大墩庄店(今三民路一帶)建廟,定名為「藍興宮」。

1024x768_Filedata635173444011269531.jpg - 台中  萬春宮

但《重修臺灣府志》及余文儀的《續修臺灣府志》,均無此媽祖廟的記載,

直到乾隆年間的古地圖〈岸裡社番與張藍二家田園紛爭圖〉中才出現。

DSC_7761.JPG - 台中  萬春宮DSC_7762.JPG - 台中  萬春宮

林爽文事件,藍興宮遭破壞,至乾隆五十四年(1789)修復廟庭。

道光四年(1824),在鄭卿雲、林開梅、許其昌的倡議下,重修

並更名為「萬春宮」,並立有萬春宮廟產諭示碑。

 DSC_7759.JPG - 台中  萬春宮
DSC_7760.JPG - 台中  萬春宮
DSC_7763.JPG - 台中  萬春宮

明治29年(1896),日本佛教淨土真宗本願寺派佔領萬春宮,改為中尊寺。

明治33年(1900),被挪為台中公學校女子部(今篤行國小),

為臺中女子現代教育之始。

 DSC_7757.JPG - 台中  萬春宮
DSC_7758.JPG - 台中  萬春宮

1900年台中第一次市街改正,萬春宮部分建築被拆除規劃為排水溝渠與街道。

1911年進行第二次市街改正,這是調整規模最大的一次,連同萬春宮拆除大墩街

上的許多民宅,劃出棋盤格式的筆直馬路,媽祖暫時供奉於民間商家。

 DSC_7748.JPG - 台中  萬春宮
DSC_7749.JPG - 台中  萬春宮
DSC_7750.JPG - 台中  萬春宮
DSC_7751.JPG - 台中  萬春宮

大正6年(1917),時任臺中區區長林耀亭邀請台灣中部七間媽祖廟

(萬春宮、旱溪樂成宮、梧棲朝元宮、鹿港天后宮、彰化南瑤宮、

北港朝天宮、南港奉天宮)的媽祖聖像搭車到烏日車站,再從樹仔腳莊

徒步迎至新富町。

 DSC_7754.JPG - 台中  萬春宮
DSC_7755.JPG - 台中  萬春宮

1947年,林坤、林景焜聯合地方善士信眾,

組織重建委員會,於現址重建萬春宮。1951年大殿及兩廊完成。

19525月,廟方主委林坤委託律師賴耿松,指控前管理員劉臭獻

1940年將錦町四丁目的廟地轉賣給女婿呂炳煌。

DSC_7756.JPG - 台中  萬春宮

1958年拜殿竣工、1971年修建天后閣牌樓。

省轄市時期,與舊社南興宮、台中萬和宮、台中樂成宮

號稱臺中市的四大媽祖廟。

 

大門崁字對聯為:

「萬仞仰宮牆抗手女中堯舜,春王遵正朔追棕天上娥英。」、

「天上有真如世世毫光永照,聖母無偏志生生智慧圓通。」。

 

DSC_7753.JPG - 台中  萬春宮

拜殿天井有一對螺貝捲毛、頭戴斗笠的青斗石石獅,

據耆老口述是萬春宮遭拆毀時被當時管理人埋藏,戰後才在今

中正路與平等街口的臺灣銀行出土。

因戴斗笠,常吸引民眾目光,廟方解釋是為了免於雨水破壞。

本體為清代作品,下有束腰造形之底座,底座則有「民國戊辰

蒲月」陰刻年款。

DSC_7752.JPG - 台中  萬春宮

廟內龍爿迴廊上的銅鐘,鐘口為波浪型,具金線描繪圖案,]

為咸豐已未年(1859)仲春由泉州同安人、漳州人共同敬獻。

正殿神龕上方的木匾,為光緒十七年(1891)所贈,

其上陽刻「海晏河清」描金字樣。

上款「光緒歲次辛卯元月」,

下方印章已脫落,

可見之木板拼接痕跡,推測其日治前作品。

廟內正殿外有一對泉州白石龍柱,

李乾朗從形式判斷為清中葉之作品………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