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市場,居民習稱大菜市,是臺南中西區的一座市場,
最初建於明治38年(1905),
現今的西市場本館為大正1年(1912)重建,
為一L字型建築,在臺南市的都市發展上具有歷史意義,
現為台南市市定古蹟,
範圍包含西市場本館、西市場外廓賣店二期、西市場魚賣店、
原新高製糖株式會社冷藏庫、原臺南州青果同業組合香蕉倉庫。
日治時期初期,日本政府認為臺灣傳統市場衛生不佳,
於是開始建設新式市場。
西市場位在台南市西門町四丁目,其位置原為城牆西側的魚塭,
最初建於明治38年(1905),是當時南臺灣最大的市場,
有數十個攤位販賣著各種雜貨與新鮮貨品,當時
在地人稱之為大菜市。
明治44年(1911)8月,西市場因風災損毀便予以重建,
於是第二代西市場於大正1年(1912)12月完工,當時的西市場
占地3,871坪,並設有通往灣裡的輕便鐵道,
以運輸市郊蔬菜過來販售。
大正9年(1920),西市場又因風害損毀而改建,
東翼主要為魚、鳥、獸肉之賣店;北翼則為蔬果、
雜物等賣店。
昭和8年(1933),台南市政府為了促進「臺南銀座」
末廣町「銀座通」(今中正路)一帶的商業活動,便在西市場
東側的中庭噴水池周圍,建造41間販售日常用品的店鋪,
稱為「淺草商場」,與附近的商家、戲院形成熱鬧的商圈。
西市場的周圍在戰後有許多增建,加上市場使用以及年代已久,
急需重新整修,現今進駐眾多布店的西門商場即是戰後增建之一。
修復工程於2017年5月開工,分為兩階段,
第一階段為本館北翼棟與中央棟,第二階段為本館東翼棟、香蕉倉庫
及外廓賣店(西門商場主要入口)。
因有些結構風化龜裂嚴重,部分修復以拆除並重上板模的方式作業,
修復工程已於2021年4月14日完工,2022年開放北翼棟。
另外,
臺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為讓西市場成為全國最美古蹟市場,
將於2022年開放北翼棟後進行廣場街廓改建,目前已於6月6日拆除
香蕉倉庫西側、別名「國華三排」的露店,
整體工程預計2023年完工。
西市場在興建當時為全台灣最華麗的市場建築,
設置了老虎窗的馬薩式屋頂、入口上有圓山牆。
昭和年間所建之商場是以鋼筋混擬土為材料,柱梁外露,
留存部分仍保留了一些昔日風采。
西市場的屋頂因二戰而部分損毀,之後在中央加蓋藍天舞廳,
西市場也繼續風光一陣子,後來逐漸沒落,而淺草商場(今西門商場)
則轉型為布料集散地迄今。
民國92年(2003)5月12日,
西市場列為臺南市市定古蹟。
西市場暨原台南州青果同業組合香蕉倉庫,
歷時3年半、耗資近2億進行古蹟修復工程,
已於近日竣工,預期不久之後,
外廓攤商可回歸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