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療養所所長宿舍,位於臺北市南港區新光里,
為松山療養所的殘留建築,是2016年《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法後,
中央政府得以將歷史建築無償撥用給地方政府的案例,
後以「靜心苑」之名委外活化。
松山療養所前身為「錫口養生院」,成立於1915年,
為台灣最早的結核療養所,見證台灣肺結核療養歷史,
院所範圍廣,附屬建物包含宿舍坐落在昆陽街一帶,
但最後僅所長宿舍、員工宿舍被列為歷史建築,
山上的療養所在2018年現勘被文資委員認定「不具文資潛力」,
已在2019年被拆除。
松山療養所1925年改稱松山療養所,
1950年改組從純休養轉為積極治療,松山療養所所長宿舍與
員工宿舍,分別在2006年、2018登錄為歷史建築,
早年產權包含公、私有地,
公有地部分向衛福部申請無償撥用,
私有地,則花6400萬協議價購,後續各投入2500萬元修復,
經公開招標後,委由外包商負責經營。
松山療養所長宿舍約於1935年興建,
屬高等官第二種官舍。
入口有八角形小築,內部有車寄、玄關、應接室等。
全區面積277坪中有45坪產權為私有。
2006年2月17日,台北市文化局邀集古蹟專家會勘市區
精華地帶國有眷舍後,專家判斷保有完整庭院與建築室內
樣貌,建議登錄為歷史建築。
2016年,北市府以新台幣6400萬元向私人購地,
解決建物及土地權屬問題。至於公有土地財權部分,因產權屬於國有
執行卡關,直到2016年7月《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法通過,文化局
得以用第21條「無償撥用」、第28條「管理不當」,向衛福部胸腔
病院談判,終於對方在11月15日的研商會議承諾兩個月內無償撥用。
2018年,在松山療養所無預警遭拆除後,
文化局為平息文資界不滿,加速推動位松山療養所所長宿舍宿舍與
松山療養所宿舍修復工及活化再利用計畫。
文化局動用2254萬元第二預備金,委託蔡孟哲建築師事務所辦理
規劃設計監造及修復工程。
運用現代技術與工法,並透過影像紀錄及3D數位掃描方式
保存,以一年半時間修護。
後由新視紀廣告行銷公司得標,
2020年5月18日開始以「靜心苑」之名營運。
待對面員工宿舍完工營運,
應能吸引更多人潮。
員工宿舍未來將會有導覽、常設展、假日市集等,
常設展將用投影方式表現,並結何屋內歷史素材,並向
市府申請市集許可,
利用宿舍外圍空地廣場及小街舉辦市集,
包含療育手作、翻玩古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