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登大尖山有二處登山口:
一為傳統登山口往返約3.5-4小時、
二為過坑山登山口&大尖山連走,往返約8-9小時。
第一登山口由埔里鎮中山路轉中正路(縣道131)到盡頭,
接往武界林道(投71),於9K右轉,續走投71卓社林道(左轉是往武界
檢查哨),9.5K民家、11.5K鐵皮屋、13K良久林場石碑路口,取右往
大尖山登山口。
目前該路段僅四驅車可以通行,且路況不佳,
遇雨路坍,現由第一登山口上山者並不多。
第二登山口由投69 縣道10K 附近,加德宮旁的登山口出發,
先到過坑山,再沿西北稜到大尖山,下山則循林道返回,落差
約1400 公尺。
此下山的林道大致沿著鹽土坑溪下行,
長度約有2k左右,最後於投69道路7k 處銜接;
惟其後續仍需踢4k 柏油道路回到停車處…….
魚池全境分屬兩大水系,東北部屬烏溪支流南港溪流域,
主要河川有南港溪及其支流桃米溪、鹽土坑溪(水井湖坑溪)、
十一股溪、大林溪(又名魚池溪)、東光溪等;
此林道途中遇一廢棄的隧道,就其地緣看來
應與昔日武界引水工程有關聯;
大正六年(1917)台灣總督府命山形要助博士策畫水力調查,
向日本政府提出日月潭水力開發計畫,
昭和六年(1931) 台灣電力株式會社提出修正計畫,改從濁水溪上游興建
混凝土堰堤武界壩以及引水口,利用武界引水隧道引取武界地區濁水溪的
溪水進入日月潭。
昭和九年(1934)日月潭水力發電正式完工。
9月,武界引水道開始出水。
新武界引水隧道全長13,957公尺,
其他設施包括新武界進水口、
過河段拱橋及出水口。
長達15公里的日月潭引水渠道,完全隱藏在叢山峻嶺中。
在魚池鄉東光村有一小段渠道露出地表、跨越溪谷,
名為「向天圳」…….
魚池鄉共和村這處小村落,
當地人稱之「內加道」,
位於群山環繞的一處台地,
4K的柏油道路,路旁可見很多
大型菇寮、住家及農場……….
以及屋舍後方的過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