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屯鎮的舊名為「草鞋墩」,舊名三種傳說源自於《草屯鎮誌》。
《草屯鎮誌》記載:「草屯街區,位於盆地東緣山麓,為出入內山之中,
其餘暉拓墾者、挑夫、商旅之出入門戶地點,夙為換棄新舊草鞋之地,
日積月累,草鞋成墩,故得稱。」
清初台灣中部地區尚未大規模開發,草屯的發展主要集中在西邊
的北投埔和新莊地區(今北投里、新莊裡一帶),尚有大半區域屬於
番界之外。
雍正元年(1723),配合臺廈道增設彰化縣,虎尾溪以北皆納為其管轄。
雍正九年(1731) 臺灣道成立,並增設淡水廳,草屯仍隸彰化縣,其後亦無重大變動。
至光緒十三年(1887),福建台灣省成立,台灣府遷移至台中,並新設臺灣縣,
範圍包含今日草屯地區。
傳統上的草屯四大姓氏(簡、林、洪、李),
則是主要在雍正、乾隆朝的時候入墾草屯,
簡姓於雍正元年(1723)時率先開墾大虎山腳地區(今山腳里),
林姓、洪姓則是在乾隆朝時分別拓墾貓羅溪沿岸的月眉厝(今碧峰里
龍德廟一帶)和下茄荖、石頭埔等地(今加老里、新莊裡)。
至於李姓則是分為兩支,第一支在乾隆二十年(1755年)入墾下莊(今敦和里),
第二支則是在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因為漳泉械鬥兵敗而由縣莊(今芬園鄉境內)
遷至圳寮(今明正里),基本上自此確立四大姓氏為主的分佈。
番子田,原寫為番仔田,是草屯鎮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
位於該鎮北部偏西。
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與新豐里相同。
開墾初期草屯地區仍有部分地區為平埔族聚落,
例如北投埔的北投社和洪雅族部落所在的番仔田地區(今新豐里一帶)。
也因為位處於番界邊緣,時有盜匪出沒,清代有駐軍於此,
並聘用當地平埔族人充當隘勇線的守衛,同時給予平埔族人
山腳地區(今山腳里)一帶土地耕種,不過後來多轉租與漢人,
並於之後轉入埔里盆地。
大體而言,沿著烏溪南岸,西自石頭埔,經頂茄荖、田厝仔、
新庄、番仔田、牛屎崎,東至北勢湳,分佈著以洪姓為主的聚落,
和蒼公派下之二十七世照元渡臺,開基於彰化縣芬園鄉縣庄,其移臺
年代較第二批移民為早,可能與第一批移民約略同時。
按洪照元生於康熙四十九年,卒於乾隆二十三年,其後裔至三十世
遷居今北投里崁仔腳居住。
另和蒼公派下之二十八世戒,亦居住於芬園鄉縣庄,亦可算同批移民。
其後裔至三十世遷居於番仔田、牛屎崎、北勢湳、下茄荖、新庄等地。
和蒼公派下以番仔田、牛屎崎為聚居地。
其祖祠在番仔田名墩成堂,別稱新祖厝,
可見其移入草屯較洪姓其他派別為晚。
地區上代表的人物當推洪玉麟。
洪玉麟,前清武秀才,北投堡番仔田人,道光十一年生,時為總理。
同治十年玉麟英邁剛毅,臂力過人,因平賊亂,功授五品銜賞載藍翎。
日人治台後,任保良局長,北投堡第十一區十二區庄長,
並與李昌期倡導設置草鞋墩公學校。
1903年擢南投廳參事,後授佩紳章,卒於大正三年,享年八十四。
洪元煌1883年出生於北投堡(今草屯),為總理洪玉麟的五男。
日治初期畢業於草鞋墩公學校(今草屯國小),1919年與林獻堂等人
加入東京新民會,歷經臺灣文化協會、臺灣民眾黨、臺灣地方自治
聯盟和東亞共榮會等,1924年更創設草屯炎峰青年會,
成為日治時期最具戰鬥力的自發性青年團體。
具資料記載,洪玉麟父子 所有的祖厝敦德堂,
已於地震中傾毀……..
目前存留的修德堂,在聚落的邊陲地帶;
推測為前清秀才洪獻章(夢魁)所居之處;
可惜網路無相關資訊可以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