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梓官區安厝里同安村的張家古厝建於清代,
是梓官區保存最良好完整的閩式三合院住宅。
同安村居民大多是明鄭時期從福建同安移民而來,
在富饒的梓官平原安家落戶,張家地靈人傑,「九包五」
的三合院大厝即代表家族的富裕與興旺。
古厝為較罕見的二落式紅瓦紅磚建築,伸手、護龍一應俱全,
屋頂的馬背及鳥踏、花窗線條優美,正廳門楣上有梅魁二字,
廳堂中古色古香的燈具訴說著歷史的幽情。
從細緻的木雕窗花及彩飾,可以想見當年
大厝主人的生活丰采與氣派講究。
安厝里是梓官區的一個小部落,位置在大舍甲與梓官之間,
相鄰淵官(下甲),糖廠小火車鐵路幹線從此經過,安厝蔗埕
也設在這裡,全里幅員不大,人口也不多,但人傑地靈、人文薈萃,
在行政區域劃分上,其跟淵官(下甲)合併而成為現在的同安里。
這個里居民的祖先,都是明鄭時代,跟隨鄭成功,從福建泉州
同安移民來台,從此定居下來,同安的地名也就是這樣而來,
有溯源尋根,不忘祖籍之寓意,
這裡的居民多數姓張,也有蔣姓、許姓、林姓家族,為數不少。
由於居民來自閩南,因此這裡的住家建築,也就離不開傳統的
三合院式風貌,
位於村中心位置,距同安宮不遠的一座大厝,
即為張姓家族先祖所遺留下來,至今已傳數代,
前任區長張漢雄先生,正是其後代子孫之一,
由於時代變遷,族人多數均已分散各地居住,
不過古厝仍然健在,雖有了幾許的斑駁,
卻仍不失去其昔日之風貌。
據知這座規模甚大的張家古厝,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屬於九包五的大厝,為當時富厚、名望之家才能擁有,
其厝的正面為大廳,兩邊是廂房,並有伸手及護龍,建築所用
材料與手法,均極講究,
古色古香的門檻,精巧細緻的窗檽,
加上富有詩情畫意的彩飾;
處處均能顯示出其豪華尊貴的氣質,
令人聯想到當年大厝主人
生活的風華及氣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