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史料與論述可推論超峰寺的前身為超峰石觀音亭,
奉祀觀音佛祖,在乾隆6年(1741)之前由僧人紹光募緣興建,
乾隆28年(1763)擔任台灣知府的蔣允焄,至大崗山附近巡視防務
兼遊玩,同時到超峰石觀音亭附近禮佛,見該亭簡陋破敗,
於是捐錢整修,並賜名超峰寺。
由於這是超峰石觀音亭改建為超峰寺的重大轉型,
因此蔣允焄被視為超峰寺的建立者,今日超峰寺功德堂仍供奉
蔣允焄牌位,寺中更長期流傳蔣允焄飛瓦建寺的
一段佛門善緣與山中佳話。
清道光5年(1825)超峰寺修建,道光12年(1832)張丙作戰,
鳳山的許成起兵響應,當時超峰寺僧林和尚也趁機附和,
由於此次戰事影響,超峰寺頗有受損。
清光緒6年(1880)李建成募款重修,由現存光緒年間的木聯、
石聯及匾額,反映重修後的超峰寺香火興旺,陸續獲得士紳
與商號贈匾題詞。
明治41年(1908)永定法師將戶籍由開元寺遷到超峰寺,
開始以超峰寺為發展中心,企圖建設超峰寺為禪宗叢林,和導師義敏法師
合力開創日治時期台灣佛教四大法派之ㄧ的「大崗山派」。
是年募款重修觀音殿,大正13年(1924)建三寶佛塔
普同、報恩、蓮花三座佛塔,
昭和16年(1941)太平洋戰爭爆發,
昭和17年(1942)日本政府將大崗山規劃為軍事要塞,
令大崗山超峰寺及所屬的龍湖庵、蓮峰寺均疏開遷移下山
至新超峰寺,存放經像法器。
開參師亦與師兄開照師等僧眾一併下山。
戰後,開照法師返回原地予以重建,
原由浙江普陀山奉迎來臺的觀世音菩薩聖像
則繼續供奉於新超峰寺。
從此新舊兩寺分開登記,才有今日位於大崗山上的超峰寺
以及山下的新超峰寺之分。
新超峰寺由能學法師住持,廟宇仿古而建,
寬敞的大雄寶殿寬十丈;深八丈,能夠容納千人禮佛,
精細的手刻圖繪也是藝術之創作,
而那尊二百多年的觀世音菩薩仍坐鎮其中,
讓人感到莊嚴與肅穆,
非常值得一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