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之原名為三角湧,因處於大漢溪、三峽河(三峽溪)、
橫溪三河的匯流之口,故名三角湧。
日治時期大正九年(1920),將三角湧改為日語發音相似的「三峽」。
(三峽 顯祖考 諱水旺 龔府君之墓)
橫溪位於該區北部,範圍大致包括竹崙里西北端、溪東里、溪北里
南半部、溪南里不含東南端及西部中段偏南、介壽里東南角及東部中北段。
橫溪地區全境位於大漢溪二級支流橫溪下游地區。
清末,橫溪地區為一街庄,稱為「橫溪庄」,隸屬於海山堡。
該庄北與麥仔園庄、挖仔庄、媽祖田庄為鄰,東與成福庄為鄰,
南邊為蕃地,西南邊為礁溪庄,西北邊為劉厝埔庄。
大正九年(1920),該庄改制為「橫溪」大字,隸屬於臺北州海山郡
三峽街,大字下有「溪北」、「溪南」、「頂寮」、「坪林」小字。
橫溪東郊為先人墓葬之地………
因此地開發極早,有幾座古墓也極其自然。
(顯妣 林門詹氏)
大約在清前隆中葉的時候,便已有安溪人為主的移民林姓進入
橫溪地區進行墾拓,林姓先開墾橫溪地區的溪南,由於該地接近
原住民的領域,時常遭受到原住民的襲擊,之後陸續有陳姓、
劉姓、蘇姓家族相繼遷入,這四姓成為開發橫溪地區的主要家族,
之後四姓又渡過橫溪開發溪北的土地。
(例贈佾生 黃進東墓)
此地有一墓較為特別,墓主人為白圻英。
據安溪榜頭《白氏族譜》載:
同安始祖白逸宇,卒於明宣德三年(1428)。
二世祖温泉幸生五子,分派五宗,不願遠離桑梓
以棄父母墳墓,留守故居。
不久因福海後林僻居,挈眷移居榜頭華湯。
後因人丁興旺,耕地、宅地有限,後裔除聚居該村
坂頭、福海、崎頭、宮兜(約1200人)等角落外,
大批宗親陸續向近鄉和鄰縣外省徙居蕃衍。
三峽一帶的白姓,
由安溪渡海而來的機會極大。
從墓的燈號安溪可證實此一說法。
此人搜無相關資料,僅搜得在樹林濟安宮撰有一聯,
濟百萬生靈蹟託銀同留一真
安三千世界神臨潭底庇群黎 (大正乙丑年孟冬 白圻英撰)
在日治時期與劉育英等一樣
為嫻熟漢詩之士………
白逸宇,諱應順,字世厚,安溪榜頭白氏之始祖。
因兄長白應和有官事,怕受株連,于明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攜子溫泉、華泉
并孫輝生(月溪)、訓生(柳溪)、訓初(碧溪)、耀生(雪溪)等一家大小10余人,由同安
從順里三都二圖窯頭村(今廈門同安區西柯鄉瑤江村),徙居安溪依仁里福海鄉后林
(今安溪縣龍門鎮福海后林)。
二世祖白溫泉,旋移居榜頭鄉華湯(今龍門鎮榜頭市華湯祖宇),
墾殖生產,繁衍生息。
(三峽庄 共同墓地)
其餘兩三座古墓,
為踏查之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