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區是新竹市的市轄區,1982年由新竹縣香山鄉合併改制,
為新竹市面積最大的區,約占新竹市總面積的56%。
位於該市西南部,西濱台灣海峽,北臨北區,東鄰東區,
東南連新竹縣寶山鄉,南接苗栗縣竹南鎮、頭份市。
昔日漢人至此開發,因其地為原住民(番)盤據之山,
命名為番山。後因其名不雅,因「番」與「香」兩字相像之故,
改稱香山。
香山原為道卡斯族竹塹社的所在地。
相傳永曆三十六年(1682)明鄭軍北伐路經此地,沿途徵召
道卡斯族運輸糧草,族人不堪其擾,遷至今新竹一帶。
後有後壠社與中港社遷居至此。康熙三十年(1691)王世傑
開墾竹塹,復開墾竹塹以南的三十九莊。當時有陳、許與曾三姓開闢
香山地區,然時遭道卡斯族抵抗,三姓墾民30於人遭其殺害,
此地漢人遂絕跡。
後於鹽水港劃土牛線並設置隘寮防守,漢人再次聚集。
乾隆初年將土牛線外之地給予道卡斯族耕種,土牛界線隨之解除。
後由於竹塹港經常淤塞,於南側另闢新港,原有的港口
就以「舊港」稱之。
嘉慶十二年(1815)新港又淤塞,故重開舊港,
然此時港口已不穩定,道光二十年(1840)大型船隻已無法進入。
於是至道光五年(1825)開闢香山為港口,
因其位置接近福州府,而成為重要的貨物集散中心。
香山於康熙二十三年(1684)劃屬諸羅縣。
雍正元年(1723年)改隸新成立的彰化縣。
九年(1731)改隸新成立的淡水廳。
光緒元年(1875)設立臺北府,改隸新成立的新竹縣。
大正九年(1920)廢廳置州,
改隸新竹州新竹郡香山庄。
海山罟西臨海(臺灣海峽)東依山(竹東丘陵),
且為漁民曬漁網(罟)之處,故名海山罟。
本地區位於汫水港溪流域範圍內。
南側以海山川與鹽水港為鄰。
海山川發源於內湖里,西流經海山里
後注入臺灣海峽………
某日傍晚時分途經此地,
見暮色頗有可觀,
駐足片刻後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