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樹璧和尚(臨濟正宗第34代)自福建省湄洲
朝天閣迎請媽祖金身前往臺灣,並自笨港登陸;因媽祖指示,且當地居民
強烈要求,於是就地建廟、收徒與傳法。
《諸羅縣志》以「天妃廟」創建於清康熙39年(1700) 。
現存於朝天宮內乾隆40年(1775)〈重修諸羅縣笨港北港天后宮碑記〉則以
雍正8年(1730)為朝天宮創建之年。該年重修廟宇,廟名改稱「天后宮」。
依同碑記記載,乾隆16年(1751) 朝天宮倡議重修,
由陳瑞玉、王希明、蔡大成等董事集貲,鳩工改建。
嘉慶17年(1812) ,住持僧浣衷,將宮名改為「朝天宮」,
以紀念分靈自湄洲祖廟「朝天閣」。
咸豐元年(1851)至咸豐11年(1861) 左右,
朝天宮再經歷一次盛大規模之整修。
明治37年(1904) 、明治39(1906_年地震影響,導致朝天宮
磚牆粉刷層剝落,後側壁體倒塌。於明治40年(1907) 由北港支廳長
安武昌夫首倡重修,以當時北港區長蔡然標為首組織募款委員會,
募款委員奔走全臺各地募款,同時聘請大木匠師陳應彬主持修建工程,
至1912年(明治45年)完成三川殿、三官大帝殿及凌虛閣、
五文昌殿及聚奎閣等殿宇。再經過大正7年至大正11年(1918-1922),
由於周邊道路進行市區改正拓寬,並擴張朝天宮發展腹地,
於新擴張的廟地中擴建聖父母殿,並新建聖父母殿兩側洋樓,
奠定今日所見朝天宮大致格局。
王吟貴(1906-1996)雲林縣北港鎮人,
是北港首富布商和春行王雙的四子。
畢業於台北高等學校。再赴日本就讀京都帝國大學,畢業後返台,
歷任多項公職,先後達半世紀。
曾任北港朝天宮委員、管理者、主任委員、董事長,
為媽祖服務42年,卻於1993年(90歲)由賴炳烔牧師
受洗成為基督徒。
其所擔任過的公職,一般所知的有:北港街役場助役(相當於副鎮長)、
北港建築信用合作社理事主席、合作金庫嘉義支庫經理、雲林縣議會
第一屆議長、中國紙廠經理、台灣省政府參議、第四及第五屆省議會議員,
並自1940年起即擔任北港朝天宮委員,1955年至1973年止連任
管理者、主任委員五任,1973年改制法人後任第一、二屆董事長。
王吟貴兄弟繼承家業,各擁有一百多甲田地。
因財富殷實,日治時期曾成立和春股份無限責任公司。
光復後曾與洪承宗先生(1921年左右畢業於台北師範),
在北港舊水道頭旁,合作經營木屐工廠,
惜遭回祿旋即歇業。
晚年見朝天宮風風雨雨,回宮又未受廟方當權者熱迎,
遂接受多年好友賴炳烔牧師開導,接受洗禮,遂成為
基督教長老教會信徒。
王家墓園位於樹仔腳的公墓區;
其中包括了王雙、王則祥及王吟辰等人的墓。
墓園為基督教形式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