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二十三年(1684),本地隸屬諸羅縣,
光緒十三年(1887),本地改隸雲林縣,
當時元長行政區稱白沙墩堡元長莊,
雲林縣共劃分十五堡,白沙墩堡轄二十三莊。
明神宗年間,黃吳蘇傅等四姓先民,先後定居本地墾殖,
是開墾本地的原始四姓。後有大夥福建泉州府南安縣十六都
芙蓉鄉李姓族人五大房移入,族人眾多,
遂成為本地最大氏族。
昔時墾殖之初,因耕地或排水或通路之爭,
難免發生糾紛,是當時台灣各地數見不鮮的現象,
而舉族由一地移往另一地,重新尋找耕地者,則到處可見。
本地原始四姓之中,除了傅姓之外,
黃吳蘇族人陸續遷徙他地,另謀發展,
留居本地者,僅寥寥數戶而已。
原始四姓內的傅姓先民,來自福建泉州府南安縣桃源
舖戶分枝十六都官園董頭社,於清朝乾隆六年,(1741)渡台,
定居本莊。
有一位俗名「傅元掌」者,領導族人墾地開渠,
籌建茅舍,為人熱誠豁達,樂於服務,遠近村莊及來往商旅,
以及本莊居民,乃以「元掌」稱呼本地,
於是元掌之地名就此建立,通行於當時…….
據本地傅氏宗祠祖先牌位記載,有一位傅元使者,
族譜記述元使於乾隆六年(1741)渡海來台墾荒,時年四十一歲。
據傅秋林等多位傅氏後裔追憶,元使俗名「元掌」,
是傅姓族人定居本地的先導者。
但元使是否即為「元掌」或另有其人,
仍有待史料證實。
瓦磘村位於元長鄉東北邊,東接鹿北村與鹿南村,
西接卓運村,南鄰客厝村與新吉村。
村南南安路旁有古厝一間,
從護龍門聯上可看出穎川的堂號……….
中央正身門額題有
和氣滿堂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