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腳鄉舊稱「六家佃庄」,相傳清乾隆年間有六戶佃農至此
開墾,遂以六家佃庄稱之,後因臺灣話「家」與「跤」音近訛傳,
遂改名「六腳佃」。
日治時期1901年,分屬樸仔腳支廳「灣內區」、「六腳佃區」。
1920年台灣地方改制,廢區置庄,合灣內、六腳佃兩區及
樸仔腳區之下雙溪、溪墘厝為「六腳庄」,
劃歸台南州東石郡管理,庄役場設於六腳,
1921年8月9日遷至蒜頭。
戰後初期設置台南縣東石區六腳鄉,
1950年改為嘉義縣六腳鄉至今。
六腳鄉的開發也相當早,明天啟四年,顏、鄭拓臺十寨中之第十寨
「土獅子」,就是現在的塗獅村。在清乾隆初葉,此地開鑿「土獅子阪」,
引進朴子溪水灌溉農田。
鄉內「蘇厝寮莊」,是蘇姓先民拓荒聚居地。
「三姓寮莊」(三義村)則是黃、陳、吳等三姓先民合墾之地。
另外,林內莊、竹仔腳、崙子厝、潭子墘、溪墘厝、後崩山、魚寮,
都是先民拓荒時,依當時之地形特徵及自然景觀而命名。
魚寮村位於六腳鄉西北境;境內有玄天宮。
村中有古厝數間,多數沒有堂號而不知其姓氏;
但從角頭廟行健娟那名單看來,
村民多為陳、侯、洪等姓………….
此間古厝堂號「燉煌衍派」,明確可知為洪家古厝。
按 :
秦漢之際,皆居共城。共城,
查《辭海》,是古國名,在今甘肅涇川北。
孝武開河北之地,置敦煌張掖酒泉郡,徙郡國豪傑以實之,
洪氏遷於敦煌,因以敦煌為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