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昔為平埔西拉雅族目加溜灣社屬社「直加弄社」的舊地,
明鄭時期漢人沿台江內海在犁頭標社(亦為目加溜灣社屬社,在今安定村
領寄東邊)開拓灣港,至清初仍為「台江」的渡頭,
其時,小舢板船到此載五穀、糖、等貨物,
海水入至木柵仔止,港口甚闊。
「直加弄」(TACKALAN)為平埔族西拉雅族平埔語,
其原意為「乾草港」,今大部份屬台南縣安定鄉,小部分屬善化鎮,
當台江尚未陸浮之前「直加弄」係一漁港,
而「台江」於道光三年(1823)七月,
因曾文溪(原名灣裡溪)氾濫而於本鄉蘇厝甲西邊沖缺溪岸改道,
注入大量泥沙,將「台江」陸續填平,
「直加弄」遂失漁港功能,變成農村。
台江陸浮後,「灣港」漸失去航務機能,
終至成為小溝,而留下「港口」、「港仔尾」、「渡仔頭」、
「許(海)中營」、「頂洲仔」和「下洲仔」、「中崙」、「沙崙」
等等與其有關的地名。
在行政區域上,明鄭時期「安定」屬「永定里」,
清初改「永定里」為「安定里」,「安定」之名首度出現史籍﹔
稍後分成東西兩堡,「安定」劃屬「諸羅縣安定里東堡」,
不過習慣上仍沿「直加弄社」平埔社名而稱「直加弄」或「加弄」(cloan),
直至大正九年(1920)地方制度改制,始易稱為今名「安定庄」。
二戰後再沿此而改為安定鄉………
鄭氏、清代陸續有許多先民在台江內海沿岸登陸,
於沿海地區或順著灣裡溪(古曾文溪)尋找居住地,
後逐漸發展為聚落,
而這些先民多半以同姓或原籍相同者居住在一起,
這從地名中也看到出來:如蘇厝、林厝等,
就是同姓者開墾的聚落,另外如興化厝、同安厝,
則是來自同一個原鄉。
安定里、安加里基本上是安定區行政中心。
安加里南側大路旁有一古厝;
據說是里長的家。
是為丁家古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