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鹽鄉往昔屬平埔原住民族巴布薩族(Babuza)馬芝遴社(Betgirem)社域,
今永平村仍留有「番童埔」之古地名,大有村亦有馬芝遴社遺址(大有村遺址)。
漢人移民從雍正至乾隆年間入墾,次第墾成田園創建村莊。
乾隆年間,改稱馬芝堡、二林上堡及燕霧下堡。
光緒十一年(1885),隸屬臺灣省臺廈道臺灣府彰化縣轄下
馬芝堡、二林上堡及燕霧下堡。
明治四十二年(1909),改屬臺中廳鹿港支廳埔鹽區。
大正九年(1920),臺灣總督府實施臺灣州制,
改正地方制度為臺中州員林郡埔鹽庄。
外中村位番花路旁,地名由來可能是指在中庄外荒埔地的村落。
村內有中庄、車頭、東勢頭、六柱內、王厝、三分仔等聚落;
福興鄉農會設有外中分會、豌豆市場,
廟宇則有石敢當廟、清修岩等,另有外中派出所。
外中除了是全台聞名的豌豆集散市場,
附近農田種植糯米,村中的米商梁金池,
有「糯米大王」之稱。
清初,漢人逐漸由鹿港、王功,進入本地。
福興鄉移民大多來自福建泉州、廈門。
據族譜調查,康熙年間有福建南安縣梁弘丙等入墾
今之福興、福南、二港一帶;
村內中心區域有華麗的梁家古厝。
村外路旁旱田裡則有梁家古墓一門;
推測應該有所關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