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山五坑位於本山山腰處,海拔約295公尺,
中段坑黏土脈的白色黏土,不含硫化鐵,含金量較少,無經濟價值。
坑口前方設有輕便車道,為採礦時期重要運輸工具,
往西經基隆山可達九份。
1972年金瓜石地區停止開採金礦,並逐一撤收封閉礦坑,
本山五坑採礦使用的壓風機、礦車頭、盥洗間、
運礦索道等必要設備,被原地荒廢。
2004年規劃為新北市黃金博物園區(現為黃金博物館)主題體驗設施,
金瓜石於1972年停止開採金礦後,本山五坑於1978年撤收,
本山五坑為金瓜石保存較為完整的礦坑,過去採金用的壓風機、礦車頭、
盥洗間、運礦索道等依舊擺放坑內與坑口處,
現今紅磚砌成的坑道口已經開放讓民眾進入,
體驗坑道內的神秘世界,藉由讓民眾體驗坑道內的礦工生活與
礦坑坑道的特殊氣氛,呈現昔日礦工
在採礦及運礦的工作情境。
館外留有大小壓風機共兩座,其中外側的壓風機為當時東南亞最大動力的壓風機,
壓風機的功能是將坑外的新鮮空氣打入礦坑內,
為坑內工作的礦工們提供生命安全的保障。
其主體建物屬於典型的日式高級建築樣式,
建築配置與外部庭園融合成雁行排列,是使用大量檜木所構築
而成的純日式住宅。
建築本體融合了日治時期豪宅、旅館及迎賓館等各類型建築之空間特色,
展現日式建築隨時間需求,而改變使用定位之空間特性。
在建材方面亦選用上等木材,如檜木、紫檀、櫻花木,手工細膩、鑲嵌精緻,
是十分典雅的日式建築設計,
使用傳統以榫頭銜接的建築工法,
不使用任何鐵釘,
傳統日式住宅戶外庭園的山水造景、有一棵高齡屆百的九芎樹,
整體環境所散發的高貴與優雅氛圍,相當引人入勝。
煉金樓是兩層樓磚造建築,
一樓正門右側在臺金公司時期曾經是福利社辦公室,
管理球場、電影院、供應社、圖書館、餐廳、理髪店等福利設施。
戰後,臺灣金屬鑛業股份有限公司(臺金公司)籌備時期,
煉金樓曾短暫作為煉金工廠,後來煉金工廠遷移至水湳洞,
煉金樓即轉為其他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