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附屬博物館成立,
最初隸屬總督府殖產局,
乃因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全球帝國主義國家
設置博物館是以展示殖民地資源為主要目的。
博物館做為慶祝本島交通動脈縱貫鐵路南北全線通車儀式活動之一,
展出臺灣各項產業縮影,讓來賓對臺灣的概況一目瞭然,
由森丑之助負責展覽會和博物館籌劃。
博物館開館時,使用近藤十郎設計的臺灣總督府彩票局,
位於今博愛路博愛大樓北側。
臺灣總督府原有發行彩票,後因引起輿論反對而取消,
廳舍遂由殖產局移入成為陳列展示場所。
1908年開館時的陳列品分為地質鑛物、植物、動物、人類器物、
歷史及教育資料、農業材料、林業資料、水產物、鑛業資料、工藝品、
貿易資料、其他等共十二類,
大致分屬自然史、工藝產業和歷史文物三個範疇,
成為本館的基礎館藏。
彩票局爾後博物館遷出曾做為總督府圖書館,
戰爭時遭空襲炸毀。
1906年兒玉源太郎總督和後藤新平民政長官離任,
官方籌畫大興土木紀念兩人治臺功績……….
雖是由總督府啟動紀念前總督和民政長官的建設,
但也認為不宜使用公款,因此舖陳由臺灣本島仕紳
發起捐款的輿論形勢。
島民間推林本源家及辜顯榮諸氏為副委員長,
這兩人一則資產累千萬,一則百數十萬。皆擁有此巨資,
亦願慨當以慷,力任仔肩,獨籌建設。
1913年資金尚未募齊,紀念館已選擇新公園,
並於1915年完成,4月18日舉行落成式,
紀念館由總督府技師野村一郎、技手荒木榮一設計,
高石組高石忠慥承攬建築營造、原田金次郎承攬電燈工程,
技師近藤十郎、吉良宗一擔任監造,
採用歐洲博物館常見之新古典主義風格,
兼具仿希臘神殿多立克柱式支撐的三角山牆與羅馬建築穹頂,
整體建築平面配置座南朝北呈左右對稱一字形,
日治時期通往臺北車站前廣場,
北面道路1922年町名劃設後稱為表町通(今館前路),
南面面向新公園(今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
使博物館可收攬園內自然景觀……….
戰後隸屬於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改制為臺灣省博物館;
再隸屬於臺灣省政府,更名為臺灣省立博物館。
目前為國立台灣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