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大竹地區為一街庄,稱為「大竹圍庄」,隸屬於線東堡。
該庄輪廓南北狹長而且南寬北窄,北與阿夷庄、渡船頭庄為鄰,東與番社口庄為鄰,
南邊為快官庄、橋仔頭庄,西邊為南門口庄、牛稠仔庄。
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901) 11月,該庄隸屬於彰化廳。
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改隸屬於臺中廳。
大正九年(1920),該庄改制並改名為「大竹」大字,
隸屬於臺中州彰化郡大竹庄,大字下有「大竹」、「安溪寮」小字名。
1933年12月,彰化街合併南郭庄、大竹庄,升格成為彰化市。
今稱「竹圍」,大竹、竹中、安溪等里及國聖里之一部份。
地名起源於創莊當時緊鄰番社,移民聚集而住,形成大集村,
其四周環植刺竹,以防禦番人衝突與襲擊。
當地又慣稱「營盤埔大竹圍」,據推測聚落之發展可能是
明鄭時代屯田,或清代駐軍有關。
按台灣「營盤」之制起始於明鄭,
係鄭氏各鎮「就所駐之地,自耕自己約營盤田」。
大竹圍地方可能原為鄭氏兵鎮所墾埔地。
安溪寮 今安溪里,地名由來因泉州府安溪縣移民,
在此搭寮成村故得名。
窄小彎曲的巷道中。隱身著幾間古厝;
是吳姓人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