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1年,張達京(1690~1773)隻身渡海來台,自鹿港上岸後輾轉
從彰化來到台中盆地大甲溪畔,與居於溪北岸后里一帶的原住民岸裡舊社族人交好,
第一代土官阿穆將女兒許配給他,前後共娶六房平埔族妻女,
人稱「番仔駙馬」。
1723年彰化設縣,台中盆地因官方勢力進入移民拓墾期。
張達京與岸裡社第三代土官潘阿敦以「割地換水」(注:原住民提供土地以
交換圳水)的方式合作,利用墾號「張振萬」、「六館業戶」糾眾鑿圳開墾,
台中盆地頓成沃野良田。葫蘆墩圳湍湍水流緜延至今。
朴仔口(今朴子里)附近已荒廢的葫蘆墩圳舊進水口。
葫蘆墩圳的進水口其實歷經多次變更,
最早的取水口位於朴子籬口。
1732年,張達京與岸裡社平埔族人協助清廷平定大甲西社事件後,
翌年獲准興建葫蘆墩圳上埤工程,由埤頭大甲溪南岸懸壁鑿穿約一公里長
的地洞隧道,引大甲溪水進入上、下埤幹線,進水口就在
今萬順宮後方(萬順二街尾),
後來日人在此設立「豐榮水利碑」以資紀念。
朴子里最早是巴宰(Pazeh)族樸仔離社的社地,
他們緊靠著大甲溪左岸建立聚落,並以溪中豐富的水產維生,
漢人來了之後,在舊社外圍建立了朴子街,
張達京興修水利,披荊斬棘以啟山林,
因而日後引渡閩粵移民湧至,奠定拓荒台中盆地北緣的基礎。
也因此此地聚集了不少張姓住民…….
朴子里內三合院多數為
張姓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