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肚範圍大部分原係拍瀑拉族大肚北、中、南社居住的地方;
漢人移民在此地的開闢,則可溯及荷蘭時期。清康熙四十年許,距今約貳佰餘年前,
漳洲居民陸續渡台與原住民商洽從事開墾荒地,工作順利,
不久原本一片荒埔,逐漸成為美田,嗣後因原住民陸續遷往埔里社﹝
本地遂成為漳洲人之定住地。
大肚之名由來於拍瀑拉平埔族大肚社社名 Tatuturo 的譯音。
大肚其他里名、街道名等,皆與漢人開墾拓荒、形成村落的情形,
以及日後的發展,有密切的關連。
例如「王田」源於荷蘭時期設置王田,「營埔」之名始於鄭氏時期營鎮屯田。
漢人來台移民時,和平埔族同住「大肚社」,隨著人口增加,其街道就叫「大肚街」,
街道的兩端稱作「頂街」、「下街」。在大肚社下方,由於位置的關係,被稱做「社腳」,
在位置叫高地方的,叫做「山仔頂」,在地勢較低的山腳下,就叫「山仔腳」。
在高處地方,由於引水困難,
而鑿井取水的,就把水源頭的所在,叫做「井仔頭」,
居民種甘蔗製糖的,就把製糖的地方,叫做「蔗蔀」。
在大肚溪邊,有方便渡河的碼頭,那裡就叫「渡船頭」,
在河流旁邊,為了引水灌溉農田,
設有分水閘門的地方,就叫「汴仔頭」。
雍正13年(1735),漢人從大肚溪築埤引入大肚圳,
灌溉大肚山西麓一帶的農田;此後,又有沿大肚山東麓,
灌溉王田、營盤埔等庄之王田圳的修築。
清乾隆十二年漢人在大肚社舊址附近形成「大肚街」,
後發展成為「大肚莊」。
民國卅四年台灣光復,地方行政區域重行劃分,
至民國卅九年現今大肚鄉,乃告正式成立。
山仔頂為陳姓聚集之地。
穎川堂陳家古厝,可惜右護龍已然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