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舊稱「新番社」,位於臺中市中部偏東,地處臺中盆地之外圍台地平頂。
氣候屬亞熱帶氣候,由於群山環繞,多地形雨。特產有椪柑、葡萄、楊桃、高接梨、
枇杷、香菇、盆景等種植。
新社區在漢人未入墾之前,為平埔原住民聚居之地,
屬噶哈巫族「樸仔籬」社群居住地。
據記載,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有粵人杜行修者,率領五十壯男經大墩、
三櫃城、大坑(皆臺中市境內),到達新社一帶,為漢人到達新社之始,由於當時
遷移以粵人居多,目前新社區為臺中市第二大客家聚落,僅次東勢區。
而原住民於嘉慶年間,內遷到新社轄區各地後,
不久即有漢人進入與他們做買賣,並稱該地原住民聚落為「新番社」,
此為新社地名的起源。
清道光末年,彰化地區戴萬生等人因官府鎮壓天地會(又名八卦會)而爆發民變,
在臺發動革命,全臺陷入一片混亂之中,沿海居民則紛紛入山避難,大舉遷入新社地區
墾殖,與原住民劃地而居,新社因而逐漸發展。
民變平息之後,彰化縣府派兵到東勢角設治,
新社為栜東上堡新社區,為新社治理之始。
新社區位於臺中市中部偏東,輪廓略呈扭曲之西北-東南走向長條形。
東北部隔大甲溪與東勢區相望,東與和平區為鄰,南與南投縣國姓鄉為界,
西南與太平區、北屯區連接,西為豐原區,北為石岡區。
境內佔多數地形是屬於河階台地面,為古代大甲溪受到蓬萊運動影響,
造成河道數次更動,因此形成數階的台地面。
雪山山脈西南向主稜,擁有長達12公里的稜線,
海拔高度由最高的小雪山(2,997公尺)走向西南的鞍馬山(2,666公尺)、
船型山(2,274公尺)及稍來山(2,307公尺),再延伸至
的稍來溪溪谷,整體地形起伏變化頗大,
在新社台地北望
可欣賞大雪山日出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