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大香山仍為荒山野嶺時,晨昏常會散發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
附近居民遂稱之為「大香山」,慈音巖即處於其中。
慈音巖的前身─「觀音禪寺」,主祀觀世音菩薩,
民國六十七年起開始籌劃並逐步擴建,成為如今巍峨的大道場。
民國七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一貫道各組線負責人如張培成、祁裕修、
陳鴻珍、薛福三、高斌凱等各位老前人及老領導林枝鄉點傳師齊集大香山
慈音巖成立聯誼會,著手研究一貫道立案事宜。
七十四年六月一日正式向內政部提出申請。
民國七十五年,再協調警備總部、國民黨中央社工會及內政部等單位。
一連串的積極作為,終於促使內政部於七十六年一月二十一日
宣佈一貫道公開化。
民國七十六年十二月八日,
內政部正式核准成立「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為社團法人。
七十七年三月五日,「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
在大香山慈音巖舉行成立大會。
台北天和道場在以大香山為道務推展中心的規劃下,
歷經多次的道務革新,首創道務行政分區,分層分工的道務體系,
以有效發揮道場的組織力量及資源的運用。
迄今,佛堂遍佈北台灣有三百餘堂,
依循道務體制及年度計劃,積極開闡修辦道的進程。
建築採用中國傳統宮殿式造型,參酌現代工程設計,
丹楹白壁,莊嚴煥炳,複殿重房,廊臺明美。
啟建之初,自方位的勘定、一檐一木的架設,都經巧妙安排,
深含易經、五行之理,
例如將天干地支的二十八宿分別安置在廟簷的不同角落,
又如建材外觀配色,採用五行相生,以求和諧美觀,
慈音巖外觀的黃、白二主色,
即著眼於「土生金、金生水」
生生不息的象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