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7132677.JPG - 北斗  遇見竹管厝

竹圍是漢人移民因應環境所發展出來的一種居住文化,

兼具有防禦、防風、農用等不同的功能,成為極富台灣風土特質與

史地脈絡的的人文地景之一。

DSC_5926.JPG - 北斗  遇見竹管厝P7132672.JPG - 北斗  遇見竹管厝
P7132673.JPG - 北斗  遇見竹管厝
P7132674.JPG - 北斗  遇見竹管厝
P7132675.JPG - 北斗  遇見竹管厝
P7132676.JPG - 北斗  遇見竹管厝

 

 

台灣居民住家,平埔原住民最早居住的是竹編草屋。

1603年陳第〈東番記〉說:「地多竹,大數拱,長十丈。伐竹搆屋,茨以茅。」

茨後來台語寫成厝,就是房屋。

P7132667.JPG - 北斗  遇見竹管厝
P7132668.JPG - 北斗  遇見竹管厝
P7132669.JPG - 北斗  遇見竹管厝
P7132670.JPG - 北斗  遇見竹管厝
P7132671.JPG - 北斗  遇見竹管厝

DSC_5926.JPG - 北斗  遇見竹管厝
DSC_5927.JPG - 北斗  遇見竹管厝
DSC_5928.JPG - 北斗  遇見竹管厝
DSC_5929.JPG - 北斗  遇見竹管厝
DSC_5930.JPG - 北斗  遇見竹管厝
DSC_5932.JPG - 北斗  遇見竹管厝

 

 

 

鄭氏清代福建廣東人移民來台,最先居住的,

也是編竹作牆蓋茅草的竹管厝,

和用泥漿做成土角(土磚)砌牆蓋茅草的土角厝。

P7132677.JPG - 北斗  遇見竹管厝
P7132678.JPG - 北斗  遇見竹管厝
P7132679.JPG - 北斗  遇見竹管厝
P7132680.JPG - 北斗  遇見竹管厝
P7132681.JPG - 北斗  遇見竹管厝
P7132682.JPG - 北斗  遇見竹管厝
P7132683.JPG - 北斗  遇見竹管厝
P7132684.JPG - 北斗  遇見竹管厝
P7132685.JPG - 北斗  遇見竹管厝

 

 

易於取得的竹子也成為蓋房子的建材之一,

渡海來台的先民常用穿斗式結構來建造民居,

成為台灣獨有的「竹管仔厝」,

通常使用多年生的孟宗竹、刺竹或麻竹,

用榫接及竹釘固定。

P7132671.JPG - 北斗  遇見竹管厝

P7132509.JPG - 北斗  遇見竹管厝
P7132510.JPG - 北斗  遇見竹管厝
P7132511.JPG - 北斗  遇見竹管厝
P7132512.JPG - 北斗  遇見竹管厝

 

竹屋的編竹夾泥牆則用竹片編織成後,再敷上泥土外表抹上石灰而成。

門窗則採竹片編成,而柱腳用土或石頭加強地基以保堅固。

這些就地取材的建築方式,也常用換工的方式合力完成,人和人的距離很靠近,

人和土地的關係也很密切。

DSC_5899.JPG - 北斗  遇見竹管厝
DSC_5900.JPG - 北斗  遇見竹管厝
DSC_5901.JPG - 北斗  遇見竹管厝
DSC_5902.JPG - 北斗  遇見竹管厝
DSC_5931.JPG - 北斗  遇見竹管厝
DSC_5933.JPG - 北斗  遇見竹管厝

 

竹管仔厝。顧名思義,竹子建構而成的房子,在早期的房屋建築中,

因竹子取得容易,竹管屋在農村處處可見,一般以孟宗竹、桃竹、刺竹為主,

再以竹條編出壁面,塗抹上土漿、石灰、水泥,最後覆上厚厚的茅草

便算大功告成。

P7132683.JPG - 北斗  遇見竹管厝
P7132684.JPG - 北斗  遇見竹管厝
P7132685.JPG - 北斗  遇見竹管厝

就早期來說是冬暖夏涼且相當經濟的建築形態。

無奈時代變遷,人口密度攀升,社會型態轉變,

當初的良屋已無法負荷社會需求而落寞……..

P7132686.JPG - 北斗  遇見竹管厝
P7132687.JPG - 北斗  遇見竹管厝
P7132688.JPG - 北斗  遇見竹管厝
P7132689.JPG - 北斗  遇見竹管厝

 

1960年代,土角與竹管草屋漸消失,

各種單列和三合院的土角、紅磚紅瓦厝和竹管黑瓦厝,

仍散佈在各地街市鄉鎮村落。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