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裡鎮地名源自於平埔族原住民道卡斯族苑裡社(宛里社,Wanrie)譯音而來,
依安倍明義台灣地名研究就番語語言譯為「里灣里」,在簡化番語之下,由「彎里」、
「灣麗」(Wanli),仍至古文獻所稱「宛里」、「苑裏」,
與今日的「苑裡」均為同音異字(台語「苑」與「宛」發音皆為Wan),
指的都是同一個地方。
清領康熙、雍正年間,稱「崩山八社」或「崩山」,
乾隆以後改稱「蓬山八社」或「蓬山」。
八社:大甲東、大甲西、宛裡、房裏、南日、雙寮、貓盂、吞霄。
大甲東社(今大甲區、外埔區)、大甲西社(德化社,今大甲區、大安區)、
宛裡社(苑裡社,今苗栗縣苑裡鎮)、房裏社(房裡社,今苗栗縣苑裡鎮)、
南日社(日南社,今大甲區)、雙寮社(擺陳社,今大甲區)、
貓盂社(今苗栗縣苑裡鎮)以及吞霄社(今苗栗縣通霄鎮)。
另有日北社涵蓋苑裡鎮內區及相鄰鄉鎮。
舊社里 住於房裡溪中游之兩岸,為道卡斯族日北社之舊址,
日北社包括今之福田里以東,南至大安溪,北至西湖。
相傳由於族群人數增多,
一部北遷至新埔,另一支經遷至日南建社。
因此原居住地就稱為舊社,
光復後成立舊社里。
路旁的吳家古厝,出挑部分仍有一些看頭……..
堂號延陵,是為吳家古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