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廖姓渡臺開墾最早有文獻記錄可以追溯於清康熙四十年(1701)
廖朝孔當時24歲率同二弟朝間、四弟朝路堂兄弟朝近、朝廳一行五人,
冒海禁令出海渡臺,此時已有宗親廖必達等人在港尾、田心仔地區開墾,
遂落腳於雲林縣二崙鄉開基,
而後續張廖姓族人於清康熙年間先後入墾
二崙、田尾、港尾等三聚落。
張廖家族是福建省漳州府詔安縣客家人,原本說詔安客語,稱之詔安客。
詔安客渡臺開墾主要分布在雲林縣的西螺鎮、二崙鄉、崙背鄉等三個鄉鎮,
約有五萬人,還能流利講詔安客語的,只有崙背、二崙地區約只剩八千人,
其次是臺中市西屯區,其他地區零星分布人數很少。
張廖家族的聚落,長久以來與台灣閩南人生活在一起,平時都用閩南語溝通,
而逐漸被同化而失去了詔安客的文化與語言,有的後代甚至不知自己是客家人,
此過程現象是福佬化為「福佬客」。
雲林縣「詔安客」總人口數為21011人,
其中以崙背鄉的8706人、二崙鄉8243人最多,
崙背與二崙鄉又集中在兩鄉交界一帶的客庄,
如:崙背鄉的港尾、羅厝、崙前、西榮、南陽、阿勸,
二崙鄉的崙東、崙西、大義、田尾、來惠、湳仔等聚落。
崙背鄉使用詔安語地區,集中在港尾、羅厝、東明、西榮、南陽
以及崙前村,加上阿勸村的鹽園部落和枋南村的崩溝等地方。
清康熙四十年,世居福建漳州府紹安縣官陂鄉的廖朝孔,
當時只二十四歲,乃胸懷大志,率同二弟朝問、四弟朝路
以及朝近、朝廳兩個堂兄弟一行五人,從貧瘠的官陂山區,
攜帶扁擔、柴刀、鋤頭、十字鎬等
農具及五穀種子和少量乾糧,乘破船孤舟,冒著濤天海浪,
渡海來臺施展抱負,落腳二崙,從事墾荒開拓農地。
嗣後,一批接著一批,另有七、八十個族人亦相繼渡海來臺,
散居於田尾、湳仔、三和、來惠、楊賢、義庄各村以及西螺鎮各里、
崙背鄉港尾等地開墾。
此後,又有李姓先人來臺開拓油車、大義、港后、永定等各村,
鍾姓先人開拓定安、永定村,楊姓先人開拓楊賢村等。
因地理位置在大沙崙的前面,所以叫崙前,
而崙背位屬沙崙後面,故稱之。
崙前庄為崙背之發祥地,相傳在乾隆年間,庄社很發達。
在嘉慶年間,崙前有朱王爺廟,佛祖堂及媽祖廟,
其後崙背庄日漸發展,崙前住民相對地減少。
東興、新鎮及港尾等地區相連,屬同一區域,
在新鎮路旁有一三合院,山牆上有廖字式樣,
既鮮明又明確……….
親愛的日誌格友 您好,
由於您的日誌文章創作內容優質,我們將推薦您所發表的這篇文章呈列於日誌首頁的 首選推薦 當中,格友們可藉由點閱優質日誌文章同時,亦可學習觀摩。
感謝您對 Xuite日誌 的支持,期待您更多的優質創作,讓 Xuite日誌 能更美好。
Xuite站長群
親愛的日誌格友 您好,
由於您的日誌文章創作內容優質,我們將推薦您所發表的這篇文章呈列於日誌首頁的 首選推薦 當中,格友們可藉由點閱優質日誌文章同時,亦可學習觀摩。
感謝您對 Xuite日誌 的支持,期待您更多的優質創作,讓 Xuite日誌 能更美好。
Xuite站長群
非常好的po文,值得推薦~泰坦凝膠評價
非常好的po文,值得推薦~泰坦凝膠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