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5年(1916),八田與一和狩野三郎引大漢溪溪水,以官民合資的方式,
人工開鑿桃園大圳,並於大正13年(1924)竣工。
竣工後,八田與一繼續研究在石門峽谷建壩蓄水之可行性,並在昭和4年(1929)發表
「昭和水利事業計劃」,並開始著手對大漢溪進行水文調查和地質探勘。
但因戰爭隨即爆發,未付諸實施。
民國三十四年(1945),陳誠來臺時曾赴石門遊覽,有了興建水庫之意,
但因戰爭影響延至1950年後才開始從事地質、水文、農業經濟的
調查及工程成本的估計。
民國四十四年(1955),政府核准石門水庫工程定案計畫,開始動工。
石門水庫主壩原規劃為混凝土拱壩,然基於壩基承載力考量設計時修正為土石壩。
水庫排洪設施原僅規劃建置有溢洪道,1956年7月開始興建。
1964年6月14日,興建歷時8年,石門水庫正式竣工。參與建設人員七千餘人,
建設經費約達新台幣32億元,其中包含美援資助。
水庫建設完畢之後,具有灌溉、發電、給水、防洪、觀光等效益。
主要工程可分為大壩、溢洪道、排洪隧道、電廠、後池及後池堰、石門大圳
及桃園大圳進水口等結構物。
原建庫主要標的為灌溉與防洪,目前其調節供應公共給水之功能愈形重要;
其公共給水除下游鳶山堰攔引送板新淨水場外,另於大壩上游取水經石門大圳
送平鎮、龍潭、石門淨水廠,及於後池堰取水經桃園大圳送大湳淨水廠,
每日平均由水庫調蓄之供水量約250萬立方公尺,
合計下游未控流量及三峽河抽水站者,總供水量最大可達300萬立方公尺,
主要供應新北市、桃園市及新竹縣湖口鄉之公共用水。
石門水庫大壩壩高達133.1公尺,
是全台灣高度最高的土石壩,
站在壩頂上可俯瞰後池堰及龍潭、大溪、三坑等地區。
石門水庫一年四季,湖光山色,風景秀麗。
石門水庫對外可連接十幾個旅遊景點,園區大小公園綠樹成林,
有自行車步道,也有環湖遊艇,提供旅客多元的休閒樂趣。
園區內受遊客青睞的遊覽景點包括大壩、溢洪道、遊湖碼頭、
溪洲公園、槭林公園、南苑生態園區等。
環後池一周,
其實就是不錯的悠遊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