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8181.JPG - 台中  頂橋仔新公地  夜色

位於中興大學大門的「頂橋仔新公地」於2006年啟用,原由中興大學代管,

因使用已逾十多年,使得設施逐漸老舊,尤以人行步道夜間照明損壞、天橋欄杆鏽蝕

等問題最為嚴重,經當地民眾反映,市府與中興大學協調,於去年收回、自行維護,

並積極著手啟動相關改善及活化作業。

DSC_8191.JPG - 台中  頂橋仔新公地  夜色
DSC_8192.JPG - 台中  頂橋仔新公地  夜色
DSC_8193.JPG - 台中  頂橋仔新公地  夜色

頂橋仔遺址位於台中市南區國立中興大學校園內。

200811,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老師蘇全正在國際農業研究中心大樓

興建工程移樹作業發現繩紋陶片、灰黑陶片及石器。興建工程一度停擺,

DSC_8165.JPG - 台中  頂橋仔新公地  夜色
DSC_8166.JPG - 台中  頂橋仔新公地  夜色
DSC_8167.JPG - 台中  頂橋仔新公地  夜色
DSC_8168.JPG - 台中  頂橋仔新公地  夜色
DSC_8169.JPG - 台中  頂橋仔新公地  夜色
DSC_8170.JPG - 台中  頂橋仔新公地  夜色
DSC_8190.JPG - 台中  頂橋仔新公地  夜色

校方依據臺中市文化局決議,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助採取「紀錄保留」

的方式進行文物考古,現於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保存完好,

而原遺址處則於20111127日復工。

DSC_8171.JPG - 台中  頂橋仔新公地  夜色
DSC_8172.JPG - 台中  頂橋仔新公地  夜色
DSC_8173.JPG - 台中  頂橋仔新公地  夜色
DSC_8187.JPG - 台中  頂橋仔新公地  夜色
DSC_8188.JPG - 台中  頂橋仔新公地  夜色
DSC_8189.JPG - 台中  頂橋仔新公地  夜色

 

頂橋仔遺址至少涵括五個文化層,由古至今分別為

牛罵頭文化層、紅褐與灰黑夾砂陶文化層、營埔文化層、番仔園文化層、

漢人文化層以及日和文化層,

分布的年代約距今100年到3,700年間。

DSC_8174.JPG - 台中  頂橋仔新公地  夜色
DSC_8175.JPG - 台中  頂橋仔新公地  夜色
DSC_8176.JPG - 台中  頂橋仔新公地  夜色
DSC_8177.JPG - 台中  頂橋仔新公地  夜色

中興大學校園內發現多處史前遺址,

校方有意在校內增設「頂橋仔文化展示區」,

DSC_8178.JPG - 台中  頂橋仔新公地  夜色

中興大學前的綠帶及自行車道,利用一座以休閒活動為目的之鋼構景觀

路坡道橋,連接社區及學府路商圈,交織各個不同的生活場域及活動。

景觀橋上方有美麗的空中花園,可供老人打木球、讓媽媽帶著小孩在

公園內說故事、玩耍,下方則是現代野台戲舞台,以及戶外歷史藝廊,

成為當地居民聚會與興大學生社團表演的場所。

DSC_8180.JPG - 台中  頂橋仔新公地  夜色
DSC_8181.JPG - 台中  頂橋仔新公地  夜色
DSC_8182.JPG - 台中  頂橋仔新公地  夜色
DSC_8183.JPG - 台中  頂橋仔新公地  夜色

 

這次改善及活化面積範圍約0.5公頃,除於興大園道步道兩側以高低相間的

投射燈與景觀燈增設照明,打亮人行道與樹木層,增加民眾夜間步行的安全性,

並營造開放的光廊氛圍外,更邀請10位藝術家耗時近1年時間,

DSC_8178.JPG - 台中  頂橋仔新公地  夜色
DSC_8179.JPG - 台中  頂橋仔新公地  夜色

以簽字筆素描、3D透視繪圖、隱形夜光彩繪及視覺錯視繪畫等4大技法,

在「頂橋仔新公地」上打造出巨型的簽字筆素描作品-

Time Forest(時光森林)」,

DSC_8184.JPG - 台中  頂橋仔新公地  夜色
DSC_8185.JPG - 台中  頂橋仔新公地  夜色

不論白天、夜晚觀看,

都有不同的視覺美感……….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