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鄭氏王朝以前,本區大部份原是平埔族道卡斯族吞霄社所在地(亦稱屯消社)。
鄭經時代派右武衛劉國軒經略本區,這是漢人正式進入本區的開始;
1683年滿清入台之後,吞霄社屬『苑裡堡』,後改『竹南三堡』,
先後屬諸羅縣、彰化縣、淡水廳、台北府、新竹縣,
1885年台灣設省後,在中部地區增設台灣府,分新竹縣為新竹、苗栗二縣,
通霄即歸台灣省台灣府苗栗縣通霄二堡管轄。
吞霄堡轄區東與三叉莊交界,西至吞霄港,南以房裡溪與大甲溪為界,
北以高澗山與苗栗堡為鄰,吞霄街為主堡中心。
日治時期為新竹州苗栗郡通霄莊。
戰後,於1946年設新竹縣苗栗區通霄鄉,
1948年改制為鎮,全鎮現有二十四里。
福興里位於通霄鎮東南角,東與三義鄉交界,
南與苑裡鎮相連,西與坪頂里為鄰,北與南和里連接。
乾隆三十八年〈1773〉前後,﹝貓盂社﹞人開闢福興庄,
自建住民區,爾等改稱為﹝興隆社﹞
日治時期稱﹝新莊﹞,概指坑口部落,現改為﹝福興﹞。
位於通霄鎮東南方。
庄口有一邱家古厝,為首任民選鎮長邱乾耀之故居。
按 : 通霄鎮首屆民選鎮長邱乾耀,與同父異母弟弟邱聯飛同住,
邱乾耀是戶長,邱聯飛患肺病,1950至1952年間被查獲多次在家藏匿叛徒
曾永賢、林元枝、陳福星,提供食宿,卻知情不報,
並辯稱不知是匪黨,曾永賢是親戚不好拒絕,
邱乾耀因而被判處死刑,於1953年遭槍決,得年四十三歲,
成為地方自治史上
第一位遭槍決的鎮長……..
福興南和休閒農業區,全部劃設面積596.69公頃,業者有20餘家。
主要範圍包括通霄鎮南和、福興、城南等三個里,以苗121、苗48、苗38及
車輪坑產業道路、九層窩產業道路所涵蓋的範圍為發展主軸,
位置正好介於國道1號及國道3號間,
是山海間交通相當便利
的樂活休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