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在瑞芳與雙溪交界的牡丹山、燦光寮山與草山,山勢壯大,
頂部皆為芒草草原,不論近看或遠觀,都很有三千公尺高山的氣息。
貂山古道是日本明治時代為運送礦產所建造的輕便台車路,
也是牡丹先民來往瑞芳、九份與雙溪工作或買賣的必經之路。
貂山古道的建設,源於明治31年(1898)溪流中發現砂金,
一路溯源瑞芳樹梅坪山至雙溪牡丹坑山,因而發現金脈,
自此採礦者趨之若鶩,也築造運送礦產之輕便車路,並興建礦務所、
醫療站等設施。這條路也成為先民來往瑞芳九份與雙溪、牡丹間,
從事買賣、工作所必經之路,昔時行人絡繹於途,同時也傳出如真似幻
浪漫淒美之山中傳奇,
像是無緣之墓的故事,存在的版本就有多種說法。
古道主要有兩個出入口:無交通工具者可從牡丹車站出發,
經產業道路抵達立有「古道探幽」石碑的南端入口。
北端入口位於草山戰備道上,
這裡也有一座大石碑和歷史悠久的廟中廟「金山福德宮」,
是古道的最高點。
可選擇原路折返,或往右與燦光寮古道走一圈O形路線;
也可往左經樹梅觀景台銜接大粗坑古道或金字碑古道至猴硐車站;
意猶未盡者還能經由北台灣最美的公路─102縣道前往九份
或金瓜石再搭車離開。
春季山崖上繁花盛開,「貂山春色」曾被列為雙溪八景之一;
秋冬時芒草飛舞、雲霧縹緲,
最能感受古道寂寥蕭瑟之意。
福德宮這裡往東可接草山產業道路往黃金神社步道,
或轉往昔日鑛區樹梅。
若往南,則是貂山古道的路線,向東南方可銜接到牡丹溪的三貂橋(正光三橋),
向西南方則沿著牡丹山稜線再銜接回102縣道。
出口處即位於不厭亭的對面。
不厭亭位於臺102線公路上雙溪與九份交界處附近,
為前雙溪區鄉長簡華祥先生所命名,取自李白詩句「相看兩不厭」,
因其一面眺望雙溪區全鄉風景,另一面則可遠眺瑞芳,
天氣好時甚至還可以看到遠方湛藍的海水,
特定時候甚至還能看得到雲海,景觀佳好,不負「不厭亭」之名。
雙溪地靈人傑,有一座貌似刀柄相連刀鋒的山,
當地人稱為「菜刀崙」;若往遠方仔細看,在雙溪國小附近還有一座蝙蝠山,
狀似蝙蝠展翅;
另有著名八景之一「貂山春色」的三貂嶺,
也在稍遠的地方佇立著;再往遠一點還可看到基隆方向山稜上有座小涼亭,
那就是有名的大肚美人山,有趣的是,這裡又剛好是102線雙溪段的終點,
再走幾步就是九份地界。
煙雨中走回梅樹坪,
完成牡丹山的O行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