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庫」一名由來有分歧意見,內政部及多數學者認為是洪雅族族語詞彙
在台灣話中的音譯。也有說法是因為此地雨時地上泥濘不堪,行人常弄汙褲子,
故稱塗褲,而臺語「塗」在過去往往寫成「土」。
清康熙24年(1685) ,清朝開始引領臺灣,時土庫鎮全境為洪雅族猴悶社舊地,
清朝政府將此劃入福建省臺灣府諸羅縣。康熙56年(1717) 的文獻記載今奮起里境內
已經有人築有一池塘畚箕湖陂。
1723年(雍正1年)改隸彰化縣。
次年福建人薄昇燦開拓馬公厝聚落(今馬光地區)。
1734年(清雍正12),現土庫、虎尾一帶再歸大坵田堡。
清乾隆24年(1759),閩人郭林二姓,到現今土庫之處開墾農地,
定名黃吉崙庄,後逐漸改稱土庫(現土庫鎮土庫聚落四里)。
清光緒13年(1887) ,台灣建省,布嶼堡、大邱田東、西堡改隸新設之雲林縣。
日治時期開始,改設雲林支廳(一度改稱雲林出張所),
本鎮現今轄域仍分屬轄下之布嶼堡、大邱田堡。
大正九年(1920) ,「埔姜崙」並裁區設大字,埔姜崙被合併於土庫庄。
1943年,土庫升格為街,是為臺南州虎尾郡土庫街。
1945年,土庫改街為鎮,轄區不變,隸臺南縣。
1946年1月23日,始由土庫鎮劃分一部分,另成立褒忠鄉。
秀潭社區位於土庫鎮奮起里之南端,
早期因「保生宮」東南方,有一廣闊的潭,因而地方叫做「無底潭」。
話說奮起里本來有個寬闊深邃的潭,水域約一公頃左右,叫做無底潭,
無底潭的水域因保生宮增建廟庭、建防築路逐漸被填土使用而縮小,
現僅剩一個池塘大小,
其位於保生宮廟正前方偏東的地方。
清咸豐元年 ,本地先耆楊國由閩奉請蒞台,供奉保生大帝於斯。
大帝初供奉秀潭(無底潭),初建借用私地,為一簡陋茅庵,奉祀於東側,
民國37年復遷建為七星壇,址於壇之東北隅,
巧值建材經費奇缺,乃折舊學衙之餘材,鳩工興建,
至此大帝得之立壇。
聚落內為雜姓群聚,村中的楊家古厝其實作為公廳使用。
其第二進有洗石子山牆,中西混合風格,
是村中最具代表性的古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