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南原稱「他里霧」係平埔族的社名而來,據荷蘭佔台文獻記載,
平埔族在雲林地方設有五社,其中他里霧社就是本鎮舊社里,
猴悶社是現在本鎮將軍里溫厝角,
本鎮早自明朝鄭成功開台就已開始,
清朝統治後漢水陸續移居,乾隆年間逐年市街。
是雲林地方最早開發地方。
清康熙四十九年周元文重修台灣府志中已有「他里霧社」的記載。
至康熙五十六年諸羅縣志人有記載「諸羅十七莊」之一,並有他里霧街之稱。
光緒十二年雲林縣建置以前隸屬諸羅縣一保,改屬雲林縣後為十六保之一
,轄本鎮及古坑鄉湳仔、麻園、虎尾鎮惠來厝過溪仔,
大埤鄉埔羌崙等計五十八庄。
日治時期初置他里霧支廳,本地及虎尾鎮惠來厝、過溪仔等地區劃分
為他里霧、林子、大東、隸屬斗六廳,各區置庄長處理基層行政事務,
至地方制度修改,他里霧、林子、大東三區合併改稱他里霧區,
任命區長設區長役場於他里霧。
大正九年十月一日地方制度再度改正將「他里霧」改稱「斗南」
並將過溪仔、惠來厝,劃入虎尾鎮行政區域。
本鎮現在區域改為「斗南庄」隸屬台南州斗六郡轄。
1940年六月十七日升格為街,設斗南街役場。
石龜溪地區面積約4.11平方公里,地處嘉南平原,視野廣闊,景色宜人;
冬暖夏涼,四季如春,且區內有斗南鎮最南邊河川石龜溪貫流而過,
又稱華興溪或稱倒孔溪,在縱貫鐵路西方進入大埤鄉,與大湖口溪,
因此石龜溪地區乃位於石龜溪與大湖口溪之間。
石龜溪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石龜里
不含東部、石溪里、靖南里南部邊界地帶。
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有石龜溪、南靖厝、包厝(下庄仔)等,
在日治期初期的官方地圖上已有記載。
明末清初年間,福建省漳州府南靖縣居民因不滿異族統治,
結眾追隨延平郡王鄭成功行抗清復明之舉,跋山涉水渡海來台,
有部分南靖縣先民定居於此,為解離鄉背井思鄉情懷,
將此部落以「南靖厝」為庄名。
光復後政府實行地方自治,始易名為「靖興里」,
民間往來仍沿用「南靖厝」為地名,以保存先民立庄之原意。
靖興宮主祀「玄天上帝」,
原自清代乾隆年間,薛家隨奉來台,薛氏卜居本里,
將上帝奉祀於家中,日夜虔拜,日漸神靈顯赫,境民蒙受沐恩,
遂為大眾信仰之主神,眾議醵金興建一廟,
號稱「靖興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