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軍功寮地區為一街庄,稱為「軍功藔庄」,隸屬於捒東下堡。
該庄北與聚興庄為鄰,東與大坑庄為鄰,東南與廍仔庄為鄰,南邊及西南邊為水景頭庄,
西邊隔旱溪與舊社庄為界。
軍功寮是漢人在大坑地區最早開發的部落。
軍功寮的由來有一種說法,一說是在清朝時期,為防止大甲溪流流域之原住民出
擾村名,曾派軍駐守於此,所以稱此地為軍功寮。
清代時稱此地為軍功 莊,
日治時期稱此莊為軍功 庄。
明治四十二年(1909)10月,合併二十廳為十二廳,
該庄改編入「三十張犁區」,仍隸屬於臺中廳。
1920年(大正九年),全台地方制度大改正,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
該庄改制並雅化為「軍功寮」大字,隸屬於臺中州大屯郡北屯庄。
是日踏查軍功寮公墓,遇一家族墓園,
墓園多為西式格局,洗石子建築,唯其做工仍有可看之處。
墓共有三座,比鄰而居,研判為同一家族所有。
俱為基督教徒,
該墓園在公墓區內顯得特別一格,
遂予以採錄。
唯長眠在此的人,不知有何生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