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山中藥行後方三民路二段119巷內,有棟占地235平方公尺的歷史建築,
指定名稱為「中區第一任街長宅第」,不過一般文史工作者較常稱它為王宅。
王宅的興建時間約為昭和2年 (1927)前後,
整體建築格局為屬一進二護龍之合院建築,
但建築雖為中國傳統建築格局,
然而卻在建築部件等細節上有著西洋主義建築樣式,
如建築門面上那細心刻化的希臘式列柱,杆欄圍牆上的鈴蘭、小花等磨石子裝飾、
建築上的三角楣等,極具和洋主義的建築特色。
而該街屋為王田長子王對所資興建,王田為1898~1901任該區街庄長,
而其子王對則是當地販賣布匹的商人。
按 : 王田出身於彰化地區,為當時臺中地區具聲望之人士,
其祖先來自福建漳州詔安王氏家族。
王田於明治三十一年(1898)以後出任臺中辨務署第一區(藍興堡內)街長,
並於明治三十三年(1900)續任改名後的東大墩區街長。
該建物係為一進二護龍,正身在前、左右護龍在後的倒ㄇ字形三合院建築。
其建築牆體、構架及屋面均維持舊貌,前廊洗石子施作細膩,入口院牆左右
洗石子門柱堵內四朵相連的鈴蘭花型洗石子裝飾,
與中山路新盛橋相同…..
中山路舊稱新盛橋通,是日治時期臺中的商業中心(號稱臺中銀座),
街道上設置鈴蘭花型的路燈,故又有鈴蘭通的稱號,
本建物門柱上鈴蘭花飾保留了日治時期鈴蘭通繁華商業的歷史記憶。
另在建築風格部分,日式黑瓦屋面,
建築正面兩側的入母屋頂,為和風住宅風格。
前廊的西洋柱式、希臘式的三角楣及拖架、正身及廂房檐廊西洋式立柱、
門窗的分割與洗石子裝飾,為西洋式建築語彙。
而正廳居中、左尊右卑的空間安排,倒ㄇ字型的合院配置,
為漢式合院特色。三者結合,使本建物成為在外觀造型
並結合和、洋、中式風格的宅第……..
起初關於該街屋的保存與文資認定,家族內也是意見分歧,
且該街屋土地已賣給建商。
不過若有查詢過「臺中市文化資產處–歷史建築」系統,
會發現該建物指定名稱為
「中區第一任街長宅第(不含定著土地)」。
指定了地上物卻不含定著土地,
雖然該建物是可以在不破壞結構下進行拆解搬運,
如之前 新北投車站(Xinbeitou Historic Station)那樣異地保存,
但過程複雜且要價不斐,
最終建商放棄該地開發,
目前得知土地已轉賣出去………
何去何從,不得而知,
感謝分享~~
感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