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淡山為清法戰爭時的古戰場,曾是清軍的防線陣地。
雖然歷經一百餘年,民眾大肆墾闢, 地貌已非,
歷史遺跡多已淪為荒堙,僅剩蛛絲可尋而已。
光緒十年(1884 )清法戰爭時,法軍曾攻佔基隆。
紅淡山、月眉山曾是清軍抵抗法軍的防線之一。
清軍在紅淡山建有營寨「竹堡」, 據高點,設塹壕,以禦法軍。
法軍攻佔基隆港後,企圖向外擴張。
光緒十一年(1885 )一月十日,法軍攻打紅淡山, 被清軍逐退。
三月四日,清法爆發第二次月眉山攻防戰,兩軍在月眉山、 紅淡山、
過港一帶大戰。清軍浴血奮戰,最後不支潰敗,
退至基隆河南岸的防線,守住暖暖。
漫步在幽靜的山路上,伴隨著偶爾傳來的鐘聲,
來到了擁有近九十年歷史的寶明寺,該寺是紅淡山寺廟
古蹟路線中重要的一站,
該寺建於昭和八年(1933)。
寶明寺為基隆市第一間女眾道場。
昭和8年,師承月眉山靈泉禪寺的第1任住持德本法師創建「寶明佈教所」,
傳說此地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於創建當時有日本人欲於此造林,來探勘時
看到大蛇在此盤繞而放棄造林計畫,
光復後正名為「寶明寺」,主祀釋迦摩尼佛。
寶明寺經歷多次改建而成現今2層樓之規模,憶及過往,
寶明寺並無可供車子出入之道路,不論日常生活或寶明寺改建之時,
所有食材或用品,均需倚靠人力或扛或擔,
接力步上1000多階樓梯,送回寶明寺,生活十分艱辛。
安靜的見證了寶明寺的古今往來。
寶明寺外有個滿佈青苔綠意悠然的古城門,
根據文史人士調查,
其石砌圍牆和基石的工法及樣式,
與「海門天險」砲台類似, 不像是後人建廟所為,
極可能就是當年清法戰爭遺留下來的古城門。
安靜的見證了寶明寺的古今往來……..
寺廟外的庭園美麗涼爽,
也是登山客休息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