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壁區在明鄭時期就已經開發,嘉苳村「本協」就是明鄭的設營屯田的地方。
另外,上加東與下加東等地名也在明鄭時期即已出現。
清朝之後,漢人從倒風內海溯八掌溪或急水溪而上開拓,下加冬就是其中一個開發據點,
諸羅縣志寫到:「…商船輳集,載五榖貨物。港水入至下加冬仔止…」。
當時下加冬有設汛,置把總一員,步戰守兵八十五名,到了康熙末年,下加冬莊內已出現下加冬街,
更為附近官民納租繳糧之處。
其後,店仔口街(白河)興起,下茄苳街漸趨沒落。
從清末開始到日治初期,區內發展重心轉到菁寮,
1917年於菁寮設立的「菁寮信用組合」(後壁農會前身)可為印證。
之後日本人鋪設的縱貫道路與縱貫鐵路通過後壁寮附近,
當時菁寮士紳黃謀、黃冬(黃崑虎之父)、黃振隆、黃振德兄弟四人
認為後壁車站附近具有發展潛力,於1924年遷居於車站南方,
合設「黃振興合資會社」經營生意,並招募沿海墾民從事農耕,
開墾廣大荒地,後壁車站附近逐漸開發起來。
戰後,車站及其附近區域合成一村,稱後壁村(第一屆村長就是黃冬),
成為後壁區的行政中心。
無米樂社區係位於台南市後壁區西北側,由菁寮里、後廍里和墨林里三個毗連
的村落共同組織而成一完整且獨立的農村社區,是典型的臺灣稻米農村。
自民國九十七年開始,在政府的農村再生政策下,無米樂社區很幸運的受到行政院
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協助,三個村落因為農村再生政策合作組織成為無米樂社區,
社區居民在村(里)長邀集下共同參與社區事務,共同組織「無米樂農村再生促進會」,
推展「無米樂動態農村博物館」為社區願景…….
位於後廍的黃家古厝,院前有說明牌,
說明此古厝為昔日保正黃東波家。
三合院雖顯殘破,但木門扇上的細雕,
仍有許多精彩表現。
附近溝圳旁的石敢當,
順便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