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份」的地名,完全是臺灣開墾過程的產物。
在漢人沒有入拓之前的頭份,是平埔族道卡斯族竹塹社與中港社、
以及賽夏族原住民分佈的地區。
清乾隆4年(1739) ,泉州人林耳順率領30 多位閩、粵人士,
和平埔族訂約開墾,是頭份受漢人開拓之始。
林耳順開闢,建番婆、菁埔等12莊,又與陳曉理等開鑿隆恩圳、灌溉農田。
清乾隆16年(1751)廣東省嘉應州鎮平縣人林洪、吳永忠、溫殿玉、黃日新、
羅德達等約兩百人,在今頭份與竹南間設 田寮,墾成頭份,二份等地,
當時,他們以「抓鬮」的方式決定開墾的地點。
抓到第1號的即為「頭份」,後來沿用為地名。
據說林姓人數最多,分得頭份、二份及望更寮;黃姓分得三份及新屋下;
溫姓分得四份、五份;吳姓分得河唇;羅姓分得中肚,
這些地名,大部分在現在頭份市、和平里和民族里一帶。
光緒年間納為新竹縣竹南一堡。
日治時期初期,改隸臺北縣新竹支廳,1901年成為新竹廳中港支廳「頭份區」,
1920年變更為新竹州竹南郡「頭分庄」,1940年6月17日升格為「頭分街」。
1945年戰後,改為新竹縣竹南區「頭份鎮」。
頭份上埔里位於頭份市區東郊,
巷弄底還保存有一林家古厝…….
按 : 林氏始祖比干公遇難時,正妃媯氏甫孕三月,恐禍及,遂攜婢四人
避難於牧野長林之中,及期于石室中產一男取名泉。
周武王得天下,彰表比干忠烈,召其夫人及遺孤。
因泉生於長林石室,賜姓林名堅,拜為大夫,食采清河。
後命為三監,移封博陵公,子孫昌盛,支派播及九州。
堅公誕於淇水,地處古黃河之西,該地古稱西河,
故林姓稱「西河衍派」,堂號稱「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