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落在日月潭北側的猫囒山,海拔1020公尺,

是俯瞰日月潭全景及觀賞日出的理想地點。

因貓囒山的氣候水土適宜,日治時期便開始引進和廣植阿薩姆紅茶,

半山腰的「茶葉改良場」內仍保留了古色古香的檜木茶廠和宿舍群等

歷史建築,還有為台灣紅茶貢獻一生的日本技師紀念碑。




從台21線明潭國中旁進入,山路兩旁種植茶樹,翠綠的景致讓人神清氣爽,

在入口處右側,有幾棟日式的舊木屋,那是茶改場的舊宿舍,是縣府指定的歷史建築之一,

古樸的外貌令人印象深刻。

旁邊有一棟新建的茶葉文化展示館,

展示有關茶的各種相關資訊。

另外在舊茶廠左邊的山谷坡地,由於遍植茶樹,景色相當迷人,

如果天氣晴朗,還可以遠眺魚池的山景。

過了舊茶廠之後,路旁有一排壯碩的錫蘭橄欖樹,紅色的枯葉落滿路面,

景色十分美麗浪漫,是新人拍攝婚紗照的必選景點。

車子從台21線右轉後,開著開著就到了茶葉改良場旁的停車場。





 

 

據說日據時期日本人到印度帶回阿薩姆紅茶的種子,

在好幾個地方嚐試種稙後皆失敗,

最後在日月潭這裡種植成功,因為日月潭空氣乾淨,

加上適宜的年均溫及穩定的濕度,適合紅茶生長。

台灣紅茶的生產可追溯至一百年前,日本人於大正十四年(1925)

自印度引進阿薩姆紅茶,並選擇魚池、埔里一帶種植。

魚池一帶因為氣候、地形條件與原產地相同,加上日月潭氤氳的水氣,

其所生產的紅茶品質更勝一籌,更成為日本人向天皇進貢的「御用珍品」。

據說後來外銷各地的紅茶,都必須加入魚池的紅茶,才能滿足消費者的嘴巴,

漸漸的魚池也成為「紅茶的故鄉」。



從鐵門旁的小通道走進茶葉改良場,在這邊可以眺望日月潭的美景。

再往裡面走,茶改場辦公室旁的觀景平台上,有個台灣紅茶的故鄉的大石頭,

原來這邊是台灣阿薩姆紅茶的故鄉。


 

新井耕吉郎是日本群馬縣人,二十二歲時從日本來到台灣,

任職於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平鎮茶葉試驗支所,

也從此揭開他與台灣紅茶產業不解之緣……..


隨著台灣紅茶的品質與身價日漸水漲船高,而且為日本人賺取大量的外匯,

新井也參與昭和十一年(1936)選定魚池鄉日月潭一帶為紅茶的試驗地,

總督府並成立魚池紅茶試驗支所,其後到昭和十五年(1940)之間,新井輾轉在平鎮

與魚池兩個支所間任職,後於昭和十五年升任支所所長。




新井對於台灣紅茶的種植與試驗工作可謂鞠躬盡瘁,

那時日月潭一帶尚待開發,環境及衛生條件不好。

他的兩個孩子分別在一歲與十五歲夭折,妻子身故,

但他仍強忍悲痛,打造日後魚池的紅茶盛名。

日本農業技師新井耕吉郎紀念碑

位於貓囒山步道入口旁………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