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三山國王廟,位於潮州鎮同榮里,宮名「忠主宮」,主祀三山國王,
同榮里位置較鎮內中央,光復後取同享繁榮之意定名為「同榮里」,
一般大都稱為「舊街」,今為潮州鎮最繁榮的商業區域。
清朝康熙時期,福建人施世驃入此地開墾,
至乾隆25年左右(1760年代),已形成潮州村莊。
據歷史記載,1726年(清雍正4年),廣東省潮州府住民為開拓新土,
渡船東航居於本地,斬荊披棘,拓石開基,遂以其所居之名曰「潮庄」。
早期先民聚集居住在舊街並興建潮州三山國王廟奉祠,
並由此發展出今日潮州之市街。
潮州地名原為廣東省潮州府之府名,開拓初期的墾民有不少來自廣東潮州府的
潮州人移民,這些移民在墾成一片新天地後,因懷念其故鄉的山川草木、風俗民情,
就把祖籍的地名移植於這一新開發的土地,命名為「潮州庄」,簡稱為「潮庄」。
1920年設立潮州庄,為高雄州潮州郡政經中心,
1936年改制為潮州街。
潮州三山國王廟祭祀三山國王緣由,相傳明末清初先民隨鄭成功來台,
身帶廣東潮州霖田三山國王香火,祈求保佑平安順事,根據三山國王廟沿革簡介,
遠自清乾隆年間以建立,由於潮州定居先民大都來自廣東客家,
因而成為潮州庄的信仰中心。
日治時期(1940),因日本實施皇民化政策,潮州三山國王廟被拆毀,
幸三山國王金身由光華里邱祥先生將神像偷偷遷走藏匿,方能得以留傳香火,
直至民國三十九年正式返回現今廟址安奉,
利用僅剩六坪大的禪房作為神殿。
民國四十九年眾信徒提議重新興建新廟,
以宏三山國王之神威和功績,潮州庄信仰中心要興建對地方而言是件大事,
賴各地善信與鎮民踴躍鳩資,經四年時間終於在民國五十三年(1964)完成
並舉行安座儀式,民國六十九年與七十一年再重新修繕。
潮州三山國王廟忠主宮,廟貌為華南重簷歇山型式,
建築格局為兩進兩殿三門,步入正殿主祀的是主神獨山喬國王、
巾山連國王、明山趙國王,陪祀觀音佛祖、天上聖母、關聖帝君、
華光大帝、印將軍、劍將軍,龕下祭祀天虎將軍,
左龕奉祀註生娘娘、右龕奉祀福德正神、文武判爺,
左廂奉祀五營將軍府與辦公室,右廂為儲藏室,
今三山國王廟在右側前方整建太歲殿與財神宮。
潮州三山國王廟從清乾隆年間至今,神威赫濯深受信眾敬仰,
每年固定舉行諸神聖慶誕活動,亦不定期舉行三山國王平安繞境祭典,
為地方善信解災除厄、降福賜祥,
善信們與地方仕紳特於正門門楹讚書:
「忠節永流芳廟宇堂皇安海島、
主仁龕敬奉神恩浩蕩庇潮民」。
三川殿平頂的藻井飾樣,
極其獨特也極為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