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新村位於臺灣台中市霧峰區坑口里,

其歷史可追溯到1950年代初期,退守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為了防止戰爭時一次

就將政府機關摧毀,因此推動「疏遷計畫」,把台灣省政府遷到臺灣中部。

 





 

1956年於霧峰建立的光復新村成為戰後台灣第一個新市鎮,

作為省府員工之宿舍,次年於南投市建立中興新村。

歷經921地震與精省後,住戶於2000年代陸續遷出。

2010年代後臺中市政府以青年創業基地(圓環右側)進行專案修繕









 

 

1956年,為防止戰爭時一次被摧毀全部的政府機構,

所以台灣省政府決議遷到臺灣中部。

疏遷計畫除了政府機關,還包括了公務員及家屬,因此政府規劃了兩座新市鎮,

1956年於台中霧峰建立「光復新村」成為戰後第一個新市鎮。




 

 

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晃倒了無數老舊房舍,造成許多居民傷亡,光復新村住戶因此大量遷移。

村內光復中小學校舍幾乎全塌,操場受車籠埔斷層擠壓隆起數公尺。

原光復國中舊校地及公所運動場被教育部規劃成「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

 

2005年光復新村收到政府通知限期搬遷,待住戶完全遷出後,光復新村這塊十公頃國有土地,

將被切割成28塊騰空標售。

 








 

 

20096月,仍有7戶人家因拆遷補償問題未搬,

已遷出的居民仍常回來散步、買菜,充滿不捨。

居民及霧峰當地文史工作者,希望透過「文化資產保存法」向地方政府

爭取光復新村原地保留,作為文化及建築史博物館。

 













 

 

20121月,台中市政府文化局指定為「文化景觀」登錄,

該區面積9.8公頃,並於同年9月通過公告,是臺中市第一個文化景觀。

 

2014年,台中市政府開始執行「摘星創業基地」計畫,逐步修繕房舍,

陸續引入複合式主題文化創意產業,輔導青年進駐創業。

 








 

 

 

光復新村原為省政府教育廳、衛生處、印刷廠員工的眷屬宿舍。

資金為美援提供,並由當時的建設廳副廳長劉永楙到英國考察,帶回最新的「花園城市」

設計概念,將工作、居住區合一,設計低人口密度、高比率綠地的生活空間。

住戶最多時達四百多戶,內部公共設施完善,有學校、公園、市場等,環境清雅,街道整齊。

 

村內具有台灣第一座雨水、污水分流的下水道系統,

在台灣的都市建築史上有其特殊的意義。

 






 

 

 

九二一大地震後三年,居民再度意識到閒置宿舍再公共化的價值,

希望以社區生活博物館,引入藝術家的文化創意,讓光復新村脫離「省府宿舍」

的宿命,轉化成與地震博物館相互輝映。

 

 

0

發表留言